武担片石。认春心蜀道,鹃泪凝碧。瑶轸飘零,羽箭凋疏,剩此可怜残墨。惊鸿怨写陈思赋,合纂入、梁台专集。剩雷塘、十亩荒阡,莫问玉钩遗迹。
堪叹杨花委地,洛川余坠羽,犹伴书客。镜黛尘凝,砌草霜清,漫想当时颜色。秾华朝露庸非俗,恨少个、阿云同历。只深情、刻骨难销,短梦低徊今昔。
疏影 · 题吴湖帆所藏旧拓隋蜀王秀董美人墓志
武担片石。认春心蜀道,鹃泪凝碧。瑶轸飘零,羽箭凋疏,剩此可怜残墨。惊鸿怨写陈思赋,合纂入、梁台专集。剩雷塘、十亩荒阡,莫问玉钩遗迹。
堪叹杨花委地,洛川余坠羽,犹伴书客。镜黛尘凝,砌草霜清,漫想当时颜色。秾华朝露庸非俗,恨少个、阿云同历。只深情、刻骨难销,短梦低徊今昔。
注释:
武担片石:指武当山上的一块巨石。
蜀道:指通往四川的道路,因地处偏远,所以称为蜀道。
瑶轸:美玉制成的车轴,这里指代美好的事物。
玉钩:这里指的是美丽的女子,因为她们总是用玉钩来装饰自己的首饰。
洛川:指洛阳地区,这里可能是指洛阳的某个地方。
阿云:可能是一个人名或者是一个典故,具体含义不详。
秾华:形容美好的东西。
阿云:可能是一个人名或者是一个典故,具体含义不详。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词,通过对一幅隋蜀王秀董美人墓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诗的开头两句“武担片石。认春心蜀道,鹃泪凝碧”,描绘了武担山上的一块巨石,这石头仿佛是春心的象征,因为它被杜鹃鸟泪水凝结成了绿色。这里的“武担”指的是位于四川宜宾市境内的岷山主峰之一,山上有一座著名的古寺——天尊阁;“春心”则是指春天里人们的心情;“鹃泪”则是指一种杜鹃鸟的眼泪,这种眼泪在古代文人的笔下常常被用来象征离别之情。因此,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站在武担山上,仿佛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人们的思念之情。
紧接着,“瑶轸飘零,羽箭凋疏,剩此可怜残墨。”这句诗中的“瑶轸”是指美玉制成的车轴,这里借代了美好的事物;“飘零”则是指离散或失落;“羽箭凋疏”则是指羽毛稀疏的箭矢;“残墨”则是指残缺不全的墨迹。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那些曾经美好的事物已经被遗忘,只剩下这些残留的墨迹。这里的“可怜”则是形容词,表示这些残留的墨迹让人感到惋惜和无奈。
“惊鸿怨写陈思赋,合纂入、梁台专集。”这句诗中的“惊鸿”是指突然飞过的鸟;“怨写陈思赋”则是指用文字来表达内心的不满或遗憾;“梁台”则是指中国古代的一种建筑形式,这里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文化或艺术形式;“纂入”则是指收录或编入其中;“梁台专集”则是指专门的集子或著作。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那些曾经让人感到遗憾的事情已经被记录下来并编纂成册。这里的“合纂入”意味着这些记录或编纂是集体进行的,而“梁台专集”则强调了这些记录或编纂的重要性和专业性。
“剩雷塘、十亩荒阡,莫问玉钩遗迹。”这句诗中的“雷塘”则是指地名,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点;“荒阡”则是指荒芜的田埂;“玉钩遗迹”则是指过去的遗迹或痕迹。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那些曾经存在过的地方已经变得荒芜无人问津,我们不需要再去关心那些遗迹或痕迹是否还在。这里的“莫问”则是动词短语,表示不要去关注或询问;“玉钩遗迹”则是指那些过去的痕迹或痕迹。这句诗传达了一种对过去不再重要的态度,也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接受。
“堪叹杨花委地,洛川余坠羽,犹伴书客。”这句诗中的“堪叹”则是形容词短语,表示值得叹息的意思;“杨花”则是指柳絮;“委地”则是指散落在地上;“洛川”则是指地名,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点;“余坠羽”则是指剩余的羽毛;“书客”则是指喜欢读书的人。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那些曾经随风飘散的柳絮现在都已经落在地上,它们仍然陪伴着那些喜欢读书的人。这里的“犹伴书客”则强调了这些柳絮与那些喜欢读书的人之间的关系,也反映了诗人对那些喜欢读书人的怀念和祝福。
这首词通过对一幅隋蜀王秀董美人墓志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同时,通过对这些美好的事物的描绘和对这些美好事物的回忆,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