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以宁
诗句原文: 燕笼涎,萦鸭篆,小袖微笼,心字春衫暖。还恐骤烟吹隔苑,微湿蓉丸,许久烧才半。为儿郎,述别院,索得宫香,纤手拈来颤。一点心肠终是软。拜月还求,薄幸心儿转。 注释解析: - 燕笼涎,萦鸭篆:描述燕子的筑巢和鸭子的篆刻,象征着春天的景象与生机。 - 小袖微笼,心字春衫暖:描绘穿着轻薄衣物感受到春天温暖的心情。 - 还恐骤烟吹隔苑:担心突如其来的烟雾会阻隔视线。 - 微湿蓉丸,许久烧才半
满江红·酒酣歌 【注释】 - "一簿金兰":一本《金兰集》或《金兰录》。“金兰”指兄弟。“再休教、香烟零落”意为:不要再让我的诗坛朋友散去。 - “有尔我”:即“有我”,指我和你。 - “诗坛豪放,觞歌激烈”:指饮酒时豪情奔放,歌声激昂。 - “不合时宜肺腑共,尽抛礼法才情各”:意思是说,我的诗歌豪放不羁,与世俗不符,但朋友们却能理解我,抛弃了那些束缚人的礼节和规矩。 - “到酣馀
【注释】 扑蝴蝶:咏蝶。 庄生晓梦:庄子梦中与蝴蝶为友,醒后不知其是庄生之梦,故称。 狂奴:指狂者。 滕王阁:在江西南昌。滕王,名洪,曾封南昌郡王。 【赏析】 这首咏物诗写一只蝴蝶的情态,通过描写蝴蝶的“学尽颠狂轻薄”和“影儿犹好”,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句写蝴蝶轻盈的舞姿,娇小玲珑;接着写蝴蝶爱在花丛中宿歇,娇憨可爱。三、四两句写蝴蝶喜欢飞向曲折的小径和低矮的小墙
【诗词正文】 笑折葵枝,闲供蒲韭。更是榴花,掩映芳菲,红却樽中酒。门悬桃印,正窗外、黄鹂鸣昼。三斗。斟罢高歌,不觉肠回九。 彩舟竞渡,丝楝投河,胜事年年有。况是鄢陵江口。还怜否。须信当年此日,罗水骚人心疚。到而今翻做,浮白赏花时候。 【注释解释】 ① 笑折葵枝:指在端午节这天摘取艾蒿,插戴于首。 ② 门悬桃印:用桃木雕刻成的印玺。古代以桃印为避邪之物,也用以辟邪镇宅。 ③ 黄鹂鸣昼:黄莺鸣叫不停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此词写闺怨,上阕主要描写女子的容颜、装束以及她的才艺,下阕则写女子与情人离别时的情态和心情。全词以“生”字贯穿始终,表现了女主人公的相思之情。 “人如玉,腰如束”,写女子的容貌美。“樱桃红溅裙儿幅”,写女子的服饰之美。“写些评,诵些听”,写女子的才艺。 “步韵难工,险韵难成。”句中的“生”“卿”是关键词。“生”在这里是“多”的意思
【注释】 偷声木兰花·修书:词牌名。“修书”指给远方的亲人写一封书信。“云母新笺”是说用新的云母纸写信,“香粉透”,是说云母纸上有淡淡的香味,“题来险韵多安顿”意思是说,这字写得有点难度,所以需要多安排一下;“寄与郎家”,是说将信送给了对方家中;“好嘱宾鸿新付他”是说希望燕子能把此信带到远方去。“钉封”是说信封上用小钉子固定住,“螺印纹”是说信封上有印章的痕迹
【注释】 案:书桌;新诗:指作者写的诗文;窗外:指书房的窗外;草花:这里指野菊、菊花;供:供奉,摆设。“不比江南春仲”句:意思是说,与春天里江南的景象相比,这里更显得荒凉冷寂。 【赏析】 这是一首题壁词,是借襄阳署壁上的诗句以抒写自己对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的感慨之作。 上片写襄阳署壁,抒发了词人对国家沦亡的悲愤之情。“案上新诗数种”,表明词人正在书房里专心致志地吟诗作赋。然而“窗外一捧轻烟”
【解析】 本词写养娘对游郎的思念。“幼小未将情字省”,意谓年幼时,没有把“情”字放在心上;“偶向着、养娘闲问”,意谓偶然向养娘询问;“道有游郎,曾报香帕”,意谓有人说有一个游郎,曾经送给养娘香帕;“不识他因怎”,意谓不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做。“见得养娘微一哂”,意谓看见养娘略带嘲笑地微笑;“却半晌、低头自忖”,意谓却过了好一会儿才低下头沉思;“再记游郎,重看香帕,满面都红沁”,意谓再次记得游郎
鹊桥仙 · ·寄贺华子瞻花烛 催妆客到,卖花人到,都说何郎如粉。兰缸焰里乍偷看,几欲赐、闺中汤饼。 注释:催妆的客人来了,卖花的人也来了,人们都说何郎(指诗人苏轼)像女子一样白皙柔美。在明亮的灯光下,我偷偷地看了看,真想给他赏赐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饼。 呼郎新字,怪郎新字。抄袭眉山因怎。鸳鸯社里面分题,才信道、才名相称。 注释:你称呼我为“何郎”,真是奇怪;我称呼你为“郎君”,也是奇怪的
【注释】: 鹧鸪天上·冬夜欲与欢言碍小姑——想要同欢乐的人说说心里的话。 捏欢臂上问寒无——捏着对方的手臂问对方冷不冷。 由他灯火馀昏穗——任由灯火映照在昏暗的灯光中摇曳的穗。 推着衣裳过暖炉——推着衣服穿过取暖的火炉。 交膝语,拍肩呼——交叠膝盖交谈,拍着肩膀呼唤。 欢言低处便含糊——高兴时话语低沉之处便显得模糊不清。 小姑佯做痴呆态——小姑假装痴呆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