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鹊应
摸鱼儿·织竹团扇 【注释】 弄:玩赏 团圞:圆形,这里指团扇。 成式:指唐人李公麟的《纨素图》。 生绡:一种轻薄透亮的丝织品。 甘蕉:香蕉,这里泛指细密的织物。 雁行云外:象雁阵飞过云端那样整齐。 倩:羡慕。 妙手:指巧工。 须护惜:要珍惜。 巧夺天工:形容技艺高超,超过了天然,好像匠石夺了雕琢天工一般。 偏乘隙:正好利用机会。 满月:这里指团扇。 雪香:指团扇上绘有雪花花纹。 【赏析】
【注释】 (1)文君当垆:指卓文君在酒肆中卖酒。 (2)柳色:指垂柳的绿色。 (3)浸入:染上的意思。 (4)倒金液:倾倒酒杯,使酒液倾洒出来。 (5)拔剔火金钗:用火拔去金钗的火焰。 (6)钗欲坠,犹自新妆半额:金钗快掉落时,她仍然保持着半边妆容。 (7)陈迹;旧时的事物遗迹,这里指过去的事情。 (8)琴台:古代诗人、文人弹琴吟诗的地方,此处借指卓文君卖酒的地方。 (9)寻常:平常。
“春还又”。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到来,意味着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更替。 新愁相合就 悔却旧时何事厮守。诗句传达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一方面,有新的忧愁与思念相伴;另一方面,回想起过去的种种,不禁心生悔意,为何当初不坚持在一起。 别时尚久 早苦透心花前后。表达了对长久别离的痛苦感受,心中始终被悲伤所占据,仿佛失去了曾经的快乐和希望。 明月低穿窗牖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这是一首怀人之作,诗人怀念的是他的妹妹。诗的前四句写他与妹妹分别时的情景。从“海上春风”一句中可知,他们分别在海上;从“淮壖寒食”一句中可知,他们分别在淮水之滨。这两句既点明了两人离别之地,又表明了时间是寒食节。第二句中的“独自”,说明两人离别后没有再见过面;第三句“街北高楼",表明他当时在京城。第四句“鲸铿报午停船椠”,是说他当时正在停船修书
湘春夜月晴天养片云 正新晴,闲闲一片低垂。莫道出处无心,此便恰宜时。欲问迟回何待,待青天护养,渺尔神怡。怪前宵风雨,深藏远岫,此意谁知。 注释:湘水边的春天夜晚的月光晴朗,天空中飘着一片云彩。不要以为这片云彩没有目的地,它正好适合这个时候。想要询问为什么徘徊不前,等到晴朗的天空保护着它,让它显得更加美好。奇怪前一天的风雨,深深地隐藏在远处的山峰之后,这个意图谁能知道呢? 高横天际,静依日下
【诗句】 西楼裁倚。被杨花千点,句入离思。念去年、南浦牵衣,如今眼穿,南浦唯春水。回首倾襟,小窗对镜同梳洗。踏青湖畔路,那日游春,依约曾记。 东风又吹雨霁,问音书断绝,何事相弃。空欲往、难越关山,算只有今宵,梦魂能至。绣户谁推,似行近、疏帘下底。又却是、衔泥燕子,搅人午睡。 【译文】 西楼的栏杆被修剪得笔直,就像杨花一样,落在了人的思绪之中。我怀念去年南浦的那次离别,那时他拉着我的衣袖
祝英台近 · 灯花 漏声微,香烬炷。夜永寂人语。瞥眼银釭,金穗垂垂吐。忽惊一朵红鲜,游蜂寻到,又却是、飞蛾翩舞。 译文: 夜深了,只有漏声和烛光在闪烁。我独自坐着,看着桌上的蜡烛慢慢燃尽,香气渐渐消散。突然,看到那一盏油灯上,一朵红色的灯花悄然绽放。这朵灯花吸引了一只蜜蜂,它在灯花上忙碌着,仿佛在寻找什么。过了一会儿,又有一只飞蛾翩翩起舞,它们都围绕着这盏灯花旋转。 赏析:
【注】“绮陌”指京城的街道。 春末夏初,雨后林塘,一片碧绿,如罨画一般,花事已尽,春归无踪。晴日暖风,似江南寒食,连朝弄春色,但韶光莫绊,无人追惜这丰姿依旧的花。 【赏析】《惜红衣》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惜红衣》是一首咏物词,上阕写雨过天晴之后所见春末夏初之景;下阕以景结情,写诗人对美好景物的眷顾和惋惜之情。 全词以景入词,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意境清幽,语言浅白,清新自然,别具一格
诗句原文: 小楼晓色,一片同云黑。做雨飞来声滴滴,欲访芳菲径里,争奈空阶几番湿。 诗句翻译: 早晨的阳光洒在小楼上,天空中却笼罩着阴云一片。雨水像被风吹起的细沙一样落下来,发出清脆的声音。我渴望去探访那充满芬芳的小径,但无奈的是,我的脚下已经有几处地方变得湿润了。 关键词解释: - 小楼:指一座小楼阁。 - 晓色:清晨的天色。 - 同云黑:指天空中乌云密布。 - 做雨飞来声滴滴
注释: ①虞美人 · 赋鲇鱼风筝:这是一首词牌名,虞美人是唐教坊曲名。赋鲇鱼风筝为词牌的变体,即以“鲇”字换头。 ②野塘:指池塘。春水连天碧:春天的池塘里,水面上连着天际都呈现碧绿色。 ③化作烟波色:指水面上泛起的涟漪,如同烟雾和波浪一样。 ④弄鸣筝:弹奏起乐器。筝,弦乐乐器,用筝弹奏出悦耳的声音,这里指放风筝的人。 ⑤又是东风卷入:风从东边刮来。 ⑥碧云声:指筝音在天上飘荡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