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塘春水连天碧,化作烟波色。忽听何处弄鸣筝。又是东风卷入、碧云声。
苕苕直上千霄汉。儿女争呼唤。从容不傍逆风飞。何事竹竿难上、笑男儿。
注释:
①虞美人 · 赋鲇鱼风筝:这是一首词牌名,虞美人是唐教坊曲名。赋鲇鱼风筝为词牌的变体,即以“鲇”字换头。
②野塘:指池塘。春水连天碧:春天的池塘里,水面上连着天际都呈现碧绿色。
③化作烟波色:指水面上泛起的涟漪,如同烟雾和波浪一样。
④弄鸣筝:弹奏起乐器。筝,弦乐乐器,用筝弹奏出悦耳的声音,这里指放风筝的人。
⑤又是东风卷入:风从东边刮来。
⑥碧云声:指筝音在天上飘荡的声音。
⑦苕苕直上千霄汉(zhāo):形容风筝飞得很高很远。苕苕,笔直的样子。霄汉,天空中的云层。
⑧儿女:这里指男女儿童。争呼唤:争相呼唤。
⑨从容不傍逆风飞:意思是说风筝在空中飞翔时,很从容自在,没有依靠什么就飞得高远。
⑩何事竹竿难上、笑男儿:意思是说,为什么竹子做的风筝很难升到天上,让那些男子汉笑话呢?这里的“笑男儿”指的是那些不懂得欣赏风筝的人。
赏析:
此词写风筝。首句写景,“野塘春水碧”,点明地点;“化作烟波色”,点明时间;接着写风筝放飞的情景。二句写放风筝的人,“忽听何处弄鸣筝”,是说风筝放飞者在放风筝的同时,还吹起了悠扬动听的乐曲。三、四句写风筝随风飞舞,“苕苕直上千霄汉”,形容风筝飞得很高很远。后两句写风筝主人的得意之情,“儿女争呼唤”,“从容不傍逆风飞”,表现了风筝主人的自信和自豪。最后一句写那些不懂得欣赏风筝的人的可笑,“何事竹竿难上、笑男儿”,是说竹子做的风筝很难升到天上,让那些男子汉笑话呢?这里的“笑男儿”指的是那些不懂得欣赏风筝的人。全词写景抒情相结合,既描写风筝的美丽动人,也表现了作者乐观豪迈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