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柳色,浸入罗衣碧。斜倚垆边倒金液。最消魂、更拔剔火金钗,钗欲坠,犹自新妆半额。
往事成陈迹,沽肆琴台,化作寻常酒家宅。旧日笑春风,娇眼难醒,柳花碎、也无人惜。思恹恹、已作白头吟,甚问询、离恨茂陵病客。

【注释】

(1)文君当垆:指卓文君在酒肆中卖酒。

(2)柳色:指垂柳的绿色。

(3)浸入:染上的意思。

(4)倒金液:倾倒酒杯,使酒液倾洒出来。

(5)拔剔火金钗:用火拔去金钗的火焰。

(6)钗欲坠,犹自新妆半额:金钗快掉落时,她仍然保持着半边妆容。

(7)陈迹;旧时的事物遗迹,这里指过去的事情。

(8)琴台:古代诗人、文人弹琴吟诗的地方,此处借指卓文君卖酒的地方。

(9)寻常:平常。

(10)白头吟:指《白头吟》,一首描写女子思念丈夫的诗歌。

(11)茂陵: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病客:指汉武帝的近臣李延年,因事被武帝疏远。

【赏析】

这是一首伤别之作。全词以一“思”字为线索,从追忆往事到抒发相思之情,由眼前之景到心中之情,层次分明,层层深入。上片写当年卖酒之事。下片抒今日相思离别之情。

起句“门前柳色”,点明地点和环境,渲染了一种春暖花开的氛围。接着写卓文君当垆卖酒的情景,用“浸入罗衣碧”形容柳色之浓,用“斜倚”二字写出了卓文君娇柔的姿态,又用“倒金液”形象地描绘了她在倾壶斟酒时的动作。一个“消魂”道出了酒客们对卓文君美貌的赞叹。接下来两句,通过“拔剔火金钗”与“欲坠”两个细节,将卓文君美丽动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而“犹自新妆半额”一句,则将卓文君对昔日爱情的眷恋之情表露无疑。

下片开头两句,写卓文君昔日卖酒之地已变成寻常酒家,往日欢笑春风的笑颜已不复存在,只剩下柳树下的碎花。这两句既点出时间流逝,又暗示了卓文君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与留恋。接着写卓文君的相思之情,她虽然已经白发苍苍,但心中的离恨却如同茂林之中的落叶,难以消散。

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