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袖香风,琼筵佳气,都异麝尘兰炷。吹馥欺花,偏要氤氲如许。喷罗绮、珍重堪嗤,惹蝶蜂、痴迷无数。甚扬州、十里繁华,美人认作金茎露。
铜仙愁绪万缕,羞见琉璃满贮,泪零如雨。臭味差池,总觉恼人无语。记当时、滴粉搓酥,从此便、不须相妒。叹而今、柏上囊空,误求仙汉武。

【解析】

此诗为咏物词。上阕写“花露”之妙,下阕借铜仙人以喻其意。

【答案】

红袖(衣袖)香风,琼筵佳气,都异麝尘兰炷。吹馥欺花,偏要氤氲如许。喷罗绮、珍重堪嗤,惹蝶蜂、痴迷无数。甚扬州、十里繁华,美人认作金茎露。

译文:

宫女的红袖飘散着清香,宴会上香气袅袅如仙境。这花露比那沉香和兰花更香浓,令人陶醉不已。它那浓郁的芳香竟敢欺侮花朵娇艳,让人痴迷。真是扬州城中十里路,繁华如画,美女们把它当作天上的露水来欣赏啊!

铜仙(指汉宫的铜铸仙人)愁绪万缕,羞见琉璃满贮,泪零如雨。臭味差池,总觉恼人无语。记当时、滴粉搓酥,从此便、不须相妒。叹而今、柏上囊空,误求仙汉武。

赏析:

这首词咏的是“花露”。上片首二句说“玉颜”之美,次三句写“花露”之妙。“红袖”是美人的象征,“香风”是美人的化身。“琼筵”指宴席,这里指美人的盛会。“佳气”,指美好的气息,即“兰炷”。“兰炷”是古时用来祭祀的香,这里泛指“香”,暗含美人的体香。“吹馥”即“吹花”,是古人用以赞美花香的词语。“氤氲”,是形容气味弥漫的样子,这里指“花露”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喷罗绮”,是说“花露”像美丽的罗织品一样珍贵,“珍重”就是“珍惜”。这四句是说:美丽的女子穿着华丽的衣裳,坐在富丽而幽雅的宴会上,她那美妙的体香和宴席上的佳气融合在一起,使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那么迷人。这种迷人的香气,使人忍不住去嗅闻,甚至想把花露喷到身上,就像珍重的罗绮一样。接着,用两个比喻句来进一步渲染花露之香:“惹蝶蜂,痴迷无数。”蝴蝶被花露的香气吸引,蜜蜂被花露的香气迷住,它们都为这神奇的香所陶醉,忘情地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甚扬州”二句是说:在扬州这座美丽的城市里,十里长的街道两旁种满了鲜花,到处都可以看到美女的身影,她们都把花露当作天上的露水一样珍贵。“美人”指的是美女,这里指那些在宴会上饮酒作乐的贵妇们。“金茎露”是一种名贵的露水,这里指用花露浸染过的花瓣。“美人”看到这金茎露后,就把它看作是自己头上插的花簪了。这二句是说:在扬州城里,大街小巷都是鲜花盛开,美女们纷纷将头上插上花露,她们以为那是自己头上的金簪呢。

词的下半部分,作者由对花露的描写转入对铜仙的描述。“铜仙”是汉代宫中的一种仙人,这里指汉武帝身边的一个侍女。“铜”字既指铜制的仙人,也含有铜色的美玉的意思。“愁绪”,是忧愁的情绪。“碧落”,即青天。“差池”,指参差不齐。这里是说:汉武帝的侍女铜仙,面对满屋的琉璃,感到十分伤心,泪水像雨水一样不停地流下来。“臭味”一词在这里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的是铜仙和花露的香臭不同;一方面指的是铜仙与花露的气味不相合。“恼人”是指使人恼怒。“记当时”三句的意思是:记得当年汉武帝为了追求长生不老的仙药,让李夫人为他歌舞取悦于他,使她成了汉武帝身边的宠妃。后来,当李夫人病故后,汉武帝又派方士寻找她的魂魄,想让她复生。但方士们都没有找到李夫人的魂魄,最后只好用铜铸了一个铜人代替她。这就是“铜仙”。这些事都是汉武帝的往事。“滴粉搓酥”,是说汉武帝曾经让李夫人为他制作过精美的食品。“不须相妒”一句的意思是:如今,汉武帝早已去世了。铜仙虽然还站在那里,但它已不再是当年的铜仙人了,它的存在已经没有意义了。“柏上”二字,既是铜仙人所在的方位,也是铜仙人所化成的石头所在的地方。这句是说:现在站在铜仙人身上的石头已经没有了,所以铜仙人不再妒忌了。最后一句是说:如今我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不能再象以前那样求仙了。这几句是诗人的自我感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