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繻
【注释】 1. 斗米:古代的计量单位,一斗等于十升,所以一斗米就是十升米。 2. 易钱钱一囊:容易换成钱币,形容物价昂贵。 3. 台:指台湾。 4. 尝:试吃,尝试。 5. 尤殊昂:特别贵。 6. 珠量:像珠子一样大小的量词,这里指米粒小到像珠子一样。 7. 膏粱肠:比喻吃得过于油腻,肠胃不适。 8. 贫民得米为米浆:穷人把米煮成汤喝。 9. 首阳:首阳山,位于今河南省济源市境内。 10. 寇攘
让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的内容: 1. 诗句解读:“三十六峰屿,一旦焦为卢。” - 关键词:三十六峰、屿 - 译文:有三十六座山峰岛屿,一夜之间化为灰烬。 - 赏析:这里用数字"三十六"来强调数量之多,山峰被烧焦的景象描绘出一种荒凉和绝望的氛围。 2. 诗句解读:“水咸不得雨,即雨草不苏。” - 关键词:咸、雨、草不苏 - 译文:海水咸涩,无法降雨,即使下雨了,草木也无法复苏。 -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去冬时台山、北海一带发生的战争,以及倭寇的暴行。 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 1. 时十一月岁乙未,台山北海如波沸。遗民义气薄云霄,欲转汉天回汉地。 - 注释:时间是冬天的十一月,台山和北海就像波涛一样沸腾。失去的人民怀着义气,他们的愿望是把汉朝的土地转过来。 - 译文:当冬季的十二月,台山和北海如同沸水般沸腾。失去的人民怀着义气,他们的愿望是将汉朝的土地转过来。 2. 骤似雄风吹雨来
田亩叹 拮据置田亩,苟且充鹤餔。 姑为口腹计,岂暇子孙图。 视彼连阡陌,勺水与江湖。 奈何丁官厄,向我开广途。 横攘十亩地,顿减十斛租。 五鹿逢与块,空对野人呼。 昔人谋肥遁,日夕思莼鲈。 我食犹被夺,况望千木奴。 回头视野老,颜色惨更枯。 注释: - 拮据置田亩:形容因贫困而不得不购买田地。 - 姑为口腹计:暂且以口腹之欲为念。 - 视彼连阡陌:望着那些连成一片的田地。 - 奈何丁官厄
这首诗题为《叩阍辞》,是一首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苦难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无奈。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1. 扣问天阍(皇宫大门)为何不开门,表达自己对国家现状的不满。 2. 瓜蔓之抄果蔓延,比喻政治腐败严重,无法根治。 3. 我且翘首一问天,表示自己的无奈和失望。 4. 天纵彼暴何为焉,质问天意为何如此偏颇,不公正。 5. 岂为气数天无权,表示不相信天命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东洋兵攻打绿林山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绿林山英勇抵抗东洋侵略者的赞美和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表示深深的同情。 以下是诗句的逐句释义: 绿林行 东洋兵气森如霜,破敌无声如虎狼。一拳海上黑丸地,地窄不足供回翔。 数军弹压有馀势,狰狞恶貌惊洪荒。谁知绿林多豪客,小丑不量出跳梁。 昼在山场夜城郭,凌空蔽日如飞蝗。一指障目无泰山,劫夺民家穿营房。 洋兵瑟缩不敢出,有如猛虎畏群羊
诗句 1. 停战遣使纪事 - 这首诗是关于汉武帝时期的一次军事行动。 2. 汉武射蛟临海岱,海水沸起蛟龙背 - 描绘了汉武帝在海上射杀蛟龙的场景。海浪汹涌,象征着战争的激烈和紧张。 3. 昆明习战战士多,楼船百万皆鹳鹅 - 描述了昆明地区的战士们英勇善战,他们的楼船部队数量庞大,如同鹳和鹅一样。 4. 海战虽失陆战兴,大冶堇山可铸兵 - 虽然海上战斗失利,但陆上的战斗却取得了胜利
【注】洋关:即海关。行:指商船。海风琅琅海水高:海风吹动着波涛汹涌的大海。 西油东布千百艘:西面有油,东面有布,无数的船只载运着货物。宝筏三五篙:宝船用三到五条粗长的竹竿作桅杆,上面载满了珍宝。逋逃:逃亡。未到鹿门皆逋逃:没有到达海关的人,都是因为走私而逃跑。 关吏狞狞如鬼号:海关官吏凶恶狰狞,像鬼一样地叫喊。背上火枪腰铁刀:背着火枪,腰佩刀剑。下水挽筏牵上岸:下河里拖拉木筏,把它拉到岸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名为《老翁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出门逢老妇,白发蓬压眉。 - 出门遇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她的白发像蓬松的头发一般压在眉毛上。 2. 倭兵蹴之行,哀哀泣路歧。 - 日本士兵踢她走了,她在路旁哭泣。 3. 乞食不得饱,眼泪垂作糜。 - 她乞讨食物却吃不饱,眼泪流成了粥。 4. 问妇何所苦,呜咽不成辞。 - 她询问为何如此痛苦,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香山苗栗间,义民起如蝗。 鏖战不得前,敌马徒披猖。 自言海上来,未遭此颉颃。 倡之者为谁,义士吴徐姜。 用矛赴齐师,争推为徐骧。 绍祖亦悍斗,视死如阳阳。 吴君能统率,亦未易低昂。 村妇佐磨刀,耕农自裹粮。 力抗已兼旬,太守来共襄。 可恨县令李,掣肘不为倡。 无米巧妇炊,有沙道济量。 揭竿御坚炮,无成亦足强。 五月迨流火,雷电破斧戕。 彼族添新兵,犀利何可尝。 刘帅援军至,迟缓徒奔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