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祗谟
昼锦堂题王阮亭抱琴堂执书图 九曲池边,无双亭畔,使君吟眺初回。正见抱琴长啸,卷帙重开。非仙非佛扬州吏,亦诗亦史济南才。堪相对,恰称何郎标格,惟有官梅。 迟回。更何处,题斑管,定应校籍兰亭,此日隐囊小几,遥映水苔。羼提阁里容高坐,渔洋山外许谁陪。前身是,好认玉清仙子,金粟如来。 【注释】 (1)使君:对地方长官的尊称。 (2)卷帙:指书籍。 (3)何郎:即谢灵运,曾为东晋名臣,人称“何郎”。
注释: 1. 影傍青鸾怯,香趁金猊泄。着意为郎谋,先整龙纹席。 影子伴随着青鸾而感到恐惧,香气随着金猊的燃烧而散开。为了讨好男子,提前准备了龙纹席。 2. 温柔宿暖风,绮艳留香雪。莫待菊花开,吹冷红檐铁。 温柔如同夜晚的暖风,绮丽如雪的香气留在空气中。不要等到菊花盛开了才后悔,那寒冷的红檐铁会将你冻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对爱情的追求和期待。她的影子伴随着青鸾而感到恐惧
【注释】: 一叶落:指落叶。本意,原意。将谁:托付给谁?谁:这里指代花、叶子和风等。春花秋叶同飘泊:春天的鲜花秋天的落叶,一同随风飘零。 花飘妮绣铃:指花儿像小铃铛一样在风中摇曳。妮,小女子。绣铃:绣制的铃铛。 叶飘绕红药:指树叶如彩带一样缠绕着红花。 绕红药:指树叶像红色的丝线一样缠绕着红花。 留写秦楼约:意为留下与情人的约定。秦楼,古代传说中一个美女居住的地方。 赏析:
诗句 ```plaintext 笼月影,拂花痕。小凤氤氲。双袖梅花罩淡云。琼楼隐隐欲黄昏。 ``` 译文 笼罩着月光的影子,轻抚着花的伤痕。小凤凰弥漫了香气。两个袖子覆盖着梅花,淡淡的云朵。琼楼隐约可见,仿佛在黄昏时分。 注释 1. 笼月影:笼罩着月光的影子。 2. 拂花痕:轻轻触摸着花朵上的伤痕。 3. 小凤氤氲:小凤凰在空气中弥漫香气。 4. 双袖梅花罩淡云
软玉风情,弄环年纪,曾看柳叶新颦。恰半梳鸦髻,斜插犀簪。曲本偷藏花样,饼茶细啮纤痕。正才离鸳枕,桃花粉颊,细印红纹。 译文:温柔的风姿,如同玉石般娇媚,年纪轻轻的她就如画中仙子,曾见她柳叶般的眉眼微微一颦,仿佛含羞带泣。她的发髻斜插着犀牛角制成的簪子,犹如画中美人。曲调本是隐藏的花间,却被她偷偷地藏在了花样之中。她细细品尝着饼茶,那细腻的痕迹在唇齿间留下。正当她刚刚离开爱人的枕头时
【注释】 小髻:指女子的发髻。 糁:用米、豆等粒状物装饰。 绾夏云:指女子挽着头发,像夏云那样飘逸。 轻眉:指眉毛细而轻柔。 淡淡:形容烟雾飘渺。 杏黄衫子藕丝裙:指女子穿着鲜艳的黄色上衣和白色藕丝制成的裙子。 谁作伴:指没有人陪伴。 自成群:自己一个人形成一群。 笼罩:遮蔽。 东风:春风。 曛(xūn):昏黄不明的样子。 【赏析】 此诗写一位女子在春日里独自出游的情景
【注释】 (1)北郭东皋:北门外的东边,即洛阳城郊。三径,是东汉末年的隐士陶渊明所筑的别墅,门前有三条小路,因以“三径”代指隐者所居之地。伊人:这里指唐玄宗和杨妃。静处:安居之处。客、征帆初下:诗人自谓在雨中过唐玄宗饮宴,却赠和散木。 (2)瓮底老春拼尽倒;用陶渊明《饮酒》诗“瓮牖生尘久已芜”句意,形容酒已空。槎头缩项还重煮:用李白《将进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句意,表示自己要借酒消愁
念奴娇·焦山次张寰,用坡韵 孝然祠畔,看功名却是,眼前何物。两桨东西浮玉峙,撑得东南半壁。健鹘凌风,神鼍吼雨,浪卷江豚雪。空山屈指,由来处士人杰。 待看瘗鹤残铭,纵横断碣,势涌春潮发。无数龙蛇留石上,都与苍苔磨灭。青玉坞中,碧桃湾里,望海门如发。松阴萝叶,举头又见新月。 注释: - 孝然祠畔:孝然祠位于焦山附近,此处指的是在孝然祠附近的景色。 - 看功名却是:看到眼前的功名却感到虚无。 -
【注释】 ①玉鹅桥:即白鹭桥。 ②遥映香堤柳:远远映衬着香堤上垂柳。 ③宝髻(jì):古代妇女发髻。 ④珠帘:用珍珠缀成的门帘。 ⑤罗袜:丝织的袜子,指女子的脚。 ⑥半钩罗袜:指穿着半卷起的丝袜。 ⑦银泥袖:用银泥涂饰的衣袖。 ⑧投赠双环:指送给对方两个环形的饰品。 ⑨鲛绡(jiāo shāo):一种细薄的丝织品。 ⑩东风:春风。 ⑪不堪重说:难以再说了。 ⑫往事费思量:往事令人难以琢磨。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此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的题目。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信息,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具体的分析作答。解答此类题目,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目要求逐句解释诗歌。 “二十四番花信满”:二十四番花信是指农历二月十五日为花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