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番花信满。曾几日、春过半。橘花才绽,榆烟又改,野鸟提壶相唤。何处秋千池馆。画旗边、饧箫声缓。
兰叶小舟不见。怅春情、半篙流短。苍髯枝老,绿腰细草,飘散玉钱无算。多少翠襦金碗。奈伤心、莺捎蝶乱。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此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的题目。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信息,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具体的分析作答。解答此类题目,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目要求逐句解释诗歌。
“二十四番花信满”:二十四番花信是指农历二月十五日为花朝日,这天花开的有二十四种,故称“花信”。
“曾几日、春过半”: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春天过去了一半,也就是说春天过去了四分之一。
“橘花才绽,榆烟又改”: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橘子花刚刚开,榆树枝上已经飘落了一层薄薄的白烟。
“野鸟提壶相唤”:野鸟提着酒壶互相呼唤,意思是说野鸟们提着酒壶在树林间相互呼唤。
“何处秋千池馆”: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在哪里还有荡秋千的人在池边玩耍呢?
“画旗边、饧箫声缓”: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画着彩旗的地方,吹着糖葫芦的小贩的箫声音很悠长。
“兰叶小舟不见”:这一句是说小船已经不见了。
“怅春情、半篙流短”: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春情已逝,就像半篙长的流水一样短暂。
“苍髯枝老”:这一句是说树的枝条已经衰老了。
“绿腰细草”:这一句是说绿色的草丛中夹杂着细嫩的小草。
“飘散玉钱无算”:这一句是说玉钱飘洒在空中,不知道有多少。
“多少翠襦金碗”:这一句是说多少翠色的裙子与金色的碗。
“奈伤心、莺捎蝶乱”:这一句是说无奈的是,黄莺和蝴蝶都被搅得四散飞起。
【答案】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柳永的作品。全词通过描写清明节前后的景象来抒发作者对春天流逝的哀叹。词的上片写清明时节,万物复苏,人们踏青扫墓,放风筝等,一派生机盎然;下片写清明过后,一切美好事物都已逝去。词人以景寄情,以景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