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珍
生查子 记得别离时,犹道相逢易。无计熨眉痕,寒暑三更矣。 落月与残砧,尽是伤心地。纵有七香车,难载愁千里。 诗句释义 - “记得别离时”:回忆起当初分别的情景,表达了对那段时光的怀念和留恋。 - “犹道相逢易”:尽管知道重逢不易,但那时仍觉得相见容易。反映了一种乐观或不切实际的期待。 - “无计熨眉痕”:形容离别时的悲伤,无法用任何方法去抚平心中的伤痕。 - “寒暑三更矣”:指时间的流逝
【注释】 1. 《踏莎行·正月十二夜对月》:词牌,又名《夜半乐》、《秋宵月》。双调,九十五字,上片四仄韵,下片四平韵。上阕前三句为第一叠韵;第四句以下为第二叠韵。 2. 兰夜沉沉(沉):形容夜色深沉。 3. 灯期:元宵节。 4. 纤云卷尽(纤):细而薄的云彩。 5. 冰轮皎:明亮的月光。 6. 横阶:台阶。 7. 疏阴:指稀疏的树影。 8. 绮席歌残:指宴会结束。 9. 离人:离别的人。 10.
翻译: 轻盈的燕子,娇嫩的黄莺,歌声如同珍珠一般美妙。她的歌声虽然华丽却最让人心动,在漫长的白天里静静聆听仿佛忘记了疲惫。 爱情的离与合难以捉摸,悲喜的情感变化无常,古今的人都为情所困。就像江边旧日的琵琶,青衫的司马不要轻视这情感的力量。 注释: 1. 燕燕轻盈:形容女子轻盈优雅的样子。 2. 莺莺娇软:用来形容女子柔美娇小的样子。 3. 歌喉一似抛珠串:形容女子唱歌时声音清脆悦耳
【注释】 百字令将归娄江寄友研舅氏,时主讲徐州书院 匆匆 驹隙 指马不停蹄地奔走。驹隙,骏马奔驰而过的空隙。 记归来正是,重阳时节。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古人有登高、插茱萸、赏菊等习惯,故称重阳。 共剪西窗凉夜烛,细把离愁同说。 共剪西窗,指与友人一起剪烛。西窗外面是窗子,剪烛就是点蜡烛,所以叫“共剪”。 荷渚红稀,桐阴碧漏,花事怜消歇。 荷渚,荷花池。桐阴,梧桐树荫。花事,即花事凋残。
【注释】 ①忆旧游:回忆过去游览西湖时的情趣。③小阁联吟:在小阁楼上互相作诗、对唱。③三是寒天:天气冷得象三九的寒冬(“三是”指冬至后第三个戌日)。④尽敲棋斗茗:把下棋和品茶当作消遣活动。⑤何限缠绵:形容下棋、品茶时,思绪万千,难以言表。⑥漏声纵催深夜:漏壶的水声催促着时间进入深夜。⑦刻烛竟忘眠:用蜡烛照明写作到深夜仍不能入睡。⑧被一霎西风,惊分雁侣,隔断荒烟:被一阵西风吹散,使南飞的大雁被分开
《南乡子·不寐》是北宋词人晏几道的词。此词写一位闺中少妇独守空房,夜不能寐、愁肠百结的苦闷心情。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叙事抒情,以“花梦”和“蛙声”作衬,烘托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全词情真意切,委婉细腻,富有民歌风味。 【注释】 南乡子:唐教坊曲名。 不(fǒu)寐:睡不着。 簟(diàn):竹席。 方:正。 铜鸭:古铜制风匣,用以煽火取暖。 两部:两处。 银篝(gōu):银炉,即油灯。
柳梢青·答姚今韩表弟题拙稿后作,即次原韵 词牌:柳梢青 作者:辛弃疾 草碧天涯。清明时也,细雨香沙。山阁排愁,云笺学句,未是才华。 何当笔底生花。翻博得、阳春调佳。珠颗拈初,玉盘承乍,笼合轻纱。 注释: - 草碧天涯:形容草的颜色如同碧绿的天边。 - 清明时也:指清明节的时候。 - 细雨香沙:形容细雨飘落在香沙上。 - 山阁排愁:将忧愁放在山阁中。 - 云笺学句:在云端的纸片上学习句子。 -
临江仙·仲冬接舅氏扎,并索近咏却寄 目极晴江秋杪,书来独雁云边。墨痕香渍浣花笺。吟怀真淡荡,离思转纷然。苦忆西窗问字,消寒险韵同拈。难将近况告坡仙。琴囊馀药物,病榻袅茶烟。 注释: - 目极晴江秋杪:眼睛望尽晴朗的江水和秋天的尽头(秋尾)。 - 书来独雁云边:书信来自远方,只有孤鸿在天空中飞过(孤雁南飞)。 - 墨痕香渍浣花笺:墨水的痕迹和香味浸染了浣花笺,即用浣花溪边的竹子制成的信纸。 -
【注释】 柔橹咿呀:柔,温柔;橹,划船的桨;咿呀,象声词,形容桨的摇动声。 明波不断:水波清澈明亮。 轻帆吹过斜塘远:轻,轻柔;帆,指船帆;斜塘,指池塘;远,远处。 销魂最在短长桥:销魂,形容极度哀伤或伤感;短长桥,即断桥、白堤桥,位于杭州西湖苏堤南端。 垂杨低拂千条线:垂下的柳枝像千万缕丝线。 疏雨疏烟,轻寒轻暖:形容天气时晴时阴。 小桃已是花开遍:小桃树的桃花已经开遍了。 尖风渐透到蓬窗
【注释】 点绛唇 · 悔堂弟将至,走笔迎之:点绛唇,词牌名。兰月团圞,指月亮如圆月一样皎洁。愁中令节今宵又,令节,节日。今宵又,今天又是这个佳节。吟桡,即摇船。吟,吟咏。桡,船桨。烧灯候,点着灯火等候。别恨难消,离别的恨意难以消除。抛红豆,抛红豆寄托了相思之情。梅英瘦,梅花的花瓣已经枯萎消瘦。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上片写自己对堂弟的期待和等待。下片写自己因思念堂弟而难以排遣的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