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恨与愁并,簟冷方花梦不成。起坐重温铜鸭火,闲听。两部蛙声闹绿汀。
银篝杀残更,静理新词独剪灯。四五蟾蜍光又缺,窗棂。移过花枝弄影横。
《南乡子·不寐》是北宋词人晏几道的词。此词写一位闺中少妇独守空房,夜不能寐、愁肠百结的苦闷心情。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叙事抒情,以“花梦”和“蛙声”作衬,烘托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全词情真意切,委婉细腻,富有民歌风味。
【注释】
南乡子:唐教坊曲名。
不(fǒu)寐:睡不着。
簟(diàn):竹席。
方:正。
铜鸭:古铜制风匣,用以煽火取暖。
两部:两处。
银篝(gōu):银炉,即油灯。
杀(shà)残更:将残未尽的更鼓声。
理(lǐ):梳。
四五蟾蜍(chán zhū):月亮。
窗棂(líng):窗户上的格子。
移(yí):指移动。
弄影:把影子移到别处。
横:斜着。
【译文】
离恨和忧愁并生,竹席冰冷正做着花梦,却不成。起身坐卧反复点燃铜鸭火,悠闲地听着两只青蛙在绿汀上吵闹。
银炉里点起残更,静静地梳理新词独自剪了灯。月光映照出四个小蟾蜍的光,又缺了窗棂,月亮的影子被移到别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词描写一个女子深夜难眠的苦闷。上片写环境,通过“簟冷”、“花梦”、“闲听”,渲染一种静谧的夜景;下片写心理活动,通过“两部蛙声闹绿汀”、“银炉”、“剪灯”、“缺月”。这些细节的运用,使人物的心理活动形象化,从而更加真实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