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笛声边,梅开遍了。千林妆点霜华皎。冰肌月姊也相怜,夜分特送清光到。
拂水阴疏,沾衣香悄。孤吟只合花前好。分明人已在罗浮,何须更访罗浮道。

诗句:

横笛声边,梅开遍了。千林妆点霜华皎。冰肌月姊也相怜,夜分特送清光到。    
拂水阴疏,沾衣香悄。孤吟只合花前好。分明人已在罗浮,何须更访罗浮道。    

译文:

吹奏横笛的声音中,梅花已经盛开遍布整个森林。它们像穿着白色衣裳的仙子,在月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即使是冰清玉洁的月宫仙女也会感到怜惜,所以在深夜时分,她特意送来了明亮的月光。    
水面波光粼粼,映照着树木和花朵的影子;花香随着微风飘散,轻轻拂过衣襟留下淡淡的香气。独自漫步在这花海之中,感受着这宁静美好的时刻,仿佛一切尘世纷扰都已远离。    
显然,那个人已经在罗浮山找到了他的归宿,哪里还用得着再去探访那未可知的地方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抒情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首句“横笛声边,梅开遍了”以音乐为引,营造出一个宁静而又生动的场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与和谐的自然之中。接着,“千林妆点霜华皎”进一步描绘了梅花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象,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写(“冰肌月姊也相怜”),不仅增添了画面的浪漫色彩,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而“夜分特送清光到”,则表达了对夜晚降临时月光带来的美丽景色和内心感动的赞美。

最后两句“拂水阴疏,沾衣香悄。孤吟只合花前好。分明人已在罗浮,何须更访罗浮道。”则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即不必刻意去寻找某个地方或某人,因为美好的事物往往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就能领略到生活中的美好。

《踏莎行·月下看梅》不仅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打动了读者,更展示了作者对于自然的热爱、对于人生的哲思以及对理想的追求。这些特点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传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