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月
【诗句】 湘月 一奁晓翠,荡澄湖,十里云絮无影。垂柳移阴,甚换却,当日眼中风景。远岫啼眉,夭桃媚粉,还认栖香径。兰桡去也,闲愁琐得千顷。 因到日落禅关,青帘隔溆,颤寒笳不定。携酒重来,算此意,千古谁人消领。燕阁春空,鸳埼草长,魂断苍烟冷。溯风高唱,莫教宿鹭惊醒。 【注释与赏析】: 1. “湘月”:指的是在洞庭湖(位于湖南省)上看到的月亮,因为湖南简称为“湘”,所以称之为“湘月”
湘月岫云寺延清阁月夜和息厂,用石帚韵 【注释】: 湘、岫:指湖南湘江、江西庐山;寺:指延清阁;月夜:指月光下的景象。石帚:即《石淙集》,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诗集名,这里代指苏轼的诗风。 【赏析】:此诗是苏东坡在江西庐山与友人相聚时所作的一首词。上片写景抒情。“山鬟半掩”四句描写了作者深夜独处延清阁中,看到月色如水,山色如画,感到自己鬓边的白发已增多,而仍想睡觉,不想去洗。“冷磬”四句写听到钟声
湘月·天风阁即事 结庐人境,看地偏心远,悠扬物外。插架图签相坐对,脉脉此情谁介。写韵凭轩,斗茶覆碗,赢得旁人怪。襟怀天赋,乾坤清气犹在。 却喜青史留名,青山买屋,有约终期待。世变纷纭何足数,休问麻姑桑海。芳草侵帘,飞花入户,吟赏翻多债。春华长驻,风光如许堪爱。 译文: 在人世间建造了小房子,远离尘嚣的心境让人感到宁静。书架上摆满了书籍,与朋友一起品茗、斗茶,享受着悠闲的时光
【注释】: 1. 湘:地名,在今湖南省。月:指月亮。2. 隽(juàn)姊:(1)对姐姐的敬称。(2)隽才,才智出众的人。3. 仙才人好:即“仙才”与“好女”。4. 看兰霏玉映:指月光如水,洒满大地。5. 彩笔凌云:喻才华横溢,能文善书。6. 高标胜雪:比喻品格高尚,超过白雪。7. 襟抱宜风雅:指胸怀开阔,有高雅的情趣。8. 他乡相遇:在异乡遇到知己。9. 深情一片难写:指内心感情深厚。10.
湘月梅花 素琴膝上,悄偎人寒玉,疏影帘际。渐近春宵三九后,月色便多欢喜。绿萼分携,蜡书不到,梦里江南水。绮窗微雪,不知此日开未。 孤负湖上青山,疏枝冷蕊,正东风初试。鹤病新苏,可耐得、冻石清泉滋味。词笔粗疏,笛家哀怨,心绪都难寄。无人林下,一双翠羽飞起。 注释: 1. 湘月:即中秋的月亮,因八月十五日时,在湖南有“湘月”之别称,故此诗题目中也用“湘月”来指代中秋的月亮。 2. 梅花:这里指冬梅
注释: 1. 岳云如画,记苍莨谷里,曾种丛竹。 岳云如同画卷般美丽动人,记得在苍茛山谷里曾栽种了一片茂密的竹林。 2. 老鹤归来,那见我两鬓丝丝新绿。 归来的老鹤又能看到我头上的丝丝新绿了吗? 3. 杜若寒沙,蘼芜晓露,梦断平汀曲。 杜若和蘼芜覆盖着寒沙,清晨的露水洒落在平潭的小路上。 4. 输与一叶归舟,湘湾卅六,漾文波如毂。 把这片湖面作为我的归舟,湘江湾有三十六个弯,湖水荡漾如同车轮。 5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上片写冬至日题诗于画中,下片写冬至日题诗于庭内。 “湘月”两句,湘江上一轮圆月映照着湖面,用石帚韵填词咏雪,并谱写了四声。湘江是湘江,月亮在湘江上,湘江上的月亮是圆圆的、明亮的;湘江的雪白得发亮。 “选红弄墨”,指选好了红色,弄好了墨色,准备作画;“借脂光粉气”,指借着胭脂的颜色和粉末的气息来渲染。 “子如婴”,像婴儿一样娇小可爱;“正绚彩,祝腊先催年兴”
湘月冬至题秋声集,用石帚韵,并谱四声 止云恋笛,絮蛩天短韵,消遣光景。水作愁怀,暗化尽、激石嘶风吟兴。万响都清,千愁同诉,一卷凄烟冷。潘鬓羞粉,去时孰与临镜。 应悔祸枣灾梨,栖灵话梦,影心兵诗阵。不数名场,甚霸国、龙虎输谁偏胜。漫理哀弦,须吹暖琯,候转将梅信。姜词春在,贺囊血剩堪省。 赏析: 湘月·冬至题秋声集(节选) 止云恋笛,絮蛩天短韵,消遣光景。水作愁怀,暗化尽、激石嘶风吟兴。万响都清
湘月,即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满月。冬至,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夜间最长。题秋声集,指题写秋天的声音或诗歌。石帚,即萧。四声,指平上去入四种声调。 琯灰应律,验红闺彩线,争指圭景。履袜家家,顿唤起、白发高堂欢兴。旧典犹存,公私多暇,腊意催春冷。消寒图染,瓣朱搁了妆镜。 琯(kuǎn)灰,即铜壶滴漏。应律,指与律吕相应。验红闺彩线,指女子用彩色丝线做鞋。圭景
【译文】 月色温暖,我借着酒意微醺,陶醉在幽雅的美景中。湖水清澈见底,岸边柳树随风轻摇,江边的梅花在阳光下灿烂开放。笛声传来,我独自一人行走在寒冷的湖边,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色。 豪放地行走在广阔的天地之间,用炼汞的方法纵横交错,用沙盘讨论篆刻艺术,把仙人的云阵洒向天空。世俗的眼光无法理解这样的美,即使胭脂和朱红色也难以容得下如此美丽的双花。花蕊点点如寒销,妆面明艳如彩剪,暗地里却传递着江南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