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香逗月,趁微酡浅醉,佳赏幽景。水石清奇,更梦醒、约略金钗余兴。岸柳寒舒,江梅晴烂,笛外孤筇冷。冰姿湖影,绚衣恰早窥镜。
豪走炼澒纵横,融沙论篆,洒仙云成阵。俗了胭脂,况恶夺、朱紫难容双胜。瓣点寒销,妆明彩剪,暗驶江南信。人羞颜改,误成碧看重省。
【译文】
月色温暖,我借着酒意微醺,陶醉在幽雅的美景中。湖水清澈见底,岸边柳树随风轻摇,江边的梅花在阳光下灿烂开放。笛声传来,我独自一人行走在寒冷的湖边,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色。
豪放地行走在广阔的天地之间,用炼汞的方法纵横交错,用沙盘讨论篆刻艺术,把仙人的云阵洒向天空。世俗的眼光无法理解这样的美,即使胭脂和朱红色也难以容得下如此美丽的双花。花蕊点点如寒销,妆面明艳如彩剪,暗地里却传递着江南的消息。人们的面容因羞而改变,误以为碧桃花比红桃花更美丽。
【注释】
湘月:指农历十五的圆月。湘:地名,这里泛指湖南地区。
秋声集:指词人与友人聚会吟诗作乐。
暖香逗月:暖香是花香,逗月是指月光映照在花香上。
水石清奇:指水中的石头和山中的石头都显得十分清奇奇特。
金钗余兴:指女子梳妆打扮完毕后,剩下的兴致。
岸柳寒舒:形容岸边的柳树在寒风中摇曳生姿。
冰姿湖影,绚衣恰早窥镜:形容湖面上倒映着美丽的景色,而衣服的色彩又恰到好处地映照在镜中。
豪走:豪迈地行走。
炼澒纵横:用炼汞的方法纵横交错。
融沙论篆:指用沙子来讨论篆刻艺术。
霜林:比喻秋天的景象。
胭脂:一种红色的化妆品。
恶夺:指被妒嫉或排斥掉。
瓣点寒销:指花瓣上的露珠像霜一样融化消失。
妆明彩剪:形容化妆后的脸色明亮如同剪出的彩色纸片。
碧重:指碧绿的颜色浓重。
【赏析】
《湘月》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此词为作者与友人聚会时所作的一首词,表现了作者豪放的个性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全词以“湘”字为题,描绘出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
上阕主要写景。首句“湘月”即指洞庭湖的月亮,它照亮了整个洞庭湖。接着描写了水石清奇,岸柳寒舒等景象,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最后两句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的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之情。
下阕则主要抒情。开头三句直接点明自己的心情,表示自己豪迈地行走在广阔的天地之间,用炼汞的方法纵横交错,用沙盘讨论篆刻艺术,把仙人的云阵洒向天空。接下来的句子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豪情壮志,世俗的眼光无法理解这样的美,即使胭脂和朱红色也难以容得下如此美丽的双花。最后两句则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之情。
整篇词作以“湘”字为题,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同时也抒发了作者豪迈、奔放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