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琴膝上,悄偎人寒玉,疏影帘际。渐近春宵三九后,月色便多欢喜。绿萼分携,蜡书不到,梦里江南水。绮窗微雪,不知此日开未。
孤负湖上青山,疏枝冷蕊,正东风初试。鹤病新苏,可耐得、冻石清泉滋味。词笔粗疏,笛家哀怨,心绪都难寄。无人林下,一双翠羽飞起。

湘月梅花

素琴膝上,悄偎人寒玉,疏影帘际。渐近春宵三九后,月色便多欢喜。绿萼分携,蜡书不到,梦里江南水。绮窗微雪,不知此日开未。

孤负湖上青山,疏枝冷蕊,正东风初试。鹤病新苏,可耐得、冻石清泉滋味。词笔粗疏,笛家哀怨,心绪都难寄。无人林下,一双翠羽飞起。

注释:

  1. 湘月:即中秋的月亮,因八月十五日时,在湖南有“湘月”之别称,故此诗题目中也用“湘月”来指代中秋的月亮。
  2. 梅花:这里指冬梅,因冬梅在冬天盛开,故称冬梅。
  3. 素琴膝上:意思是在膝上弹奏着素色的琴。
  4. 悄偎人:意思是轻轻地依偎在人的身边。
  5. 寒玉:形容人的体态像寒冷的玉石一样,形容人的身体冰凉。
  6. 疏影:稀疏的影子,形容影子稀疏。
  7. 渐近:逐渐接近。
  8. 春宵三九后:春天的晚上过了冬至(三九)以后。
  9. 月色便多欢喜:月亮的景色让人感到快乐和愉悦。
  10. 绿萼:绿色的萼片,这里用来比喻梅花。
  11. 蜡书:用蜡制成的书信,这里用来比喻书信。
  12. 绮窗:精美的窗户,这里用来形容窗户上的花纹或装饰。
  13. 微雪:轻微的雪。
  14. 双翠羽:两串翠绿色的羽毛,这里用来比喻一对鸟儿。
    赏析: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姜夔创作的一首咏物词,以描写梅花为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梅花的风姿与气质刻画得惟妙惟肖。全词语言典雅,意境深远,富有音乐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