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燮
【注释】 玉京:指代卞玉京,南朝陈的美女。袁寒云得卞玉京牙印,广征题词,填此寄之。袁丝:指诗人自己。 【译文】 又是沧桑岁月中的艳美,梦中是南朝的景象,她留下了朱文印章。 握着一捻细红牙,恍然见到倾城佳丽。问旧事、风月秦淮,证古佛、庄严妙契。难重理。桃花扇底,梅村诗里。 有些怀袖中散发着香气温润细腻。把芳名,镇在粉奁玉几。三百年来,浮沉流落何地? 认应该是纤手曾亲,到此日寸痕谁记?偏遇得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D的能力。赏析诗词的语言,注意从词语的本义和象征意义、情感基调、修辞手法等角度进行赏析;赏析诗词的内容,要抓住诗中的意象、主旨、情感、风格等内容进行分析。解答时注意结合全诗内容理解。 “字字双题花魂蝶影之”中,“花魂"与“蝶影”,是花的魂魄(精神)与蝴蝶的影子,即指花的形态与蝴蝶的形影。 “心香袅袅温复温”,这里“袅袅”形容香气缭绕
醉太平·题许康侯盥孚之母夫人寿萱图 译文: 真情流露的言辞,让人感到悲伤。孩子孤独,母亲慈爱。三株树折断中间的枝条。白萱堂上鬓边白发。 恩情牵绕着梦魂离别。恩情深厚而意义微薄。谁说能回报春天的光辉?祝葡萄酒像玉一样醇美。 注释: 1. 情真语悲:真情流露的言辞,让人感到悲伤。 2. 儿孤母慈:孩子孤独,母亲慈爱。 3. 三株树折中枝:三株树折断中间的枝条。比喻命运多舛。 4. 白萱堂
【注释】 枕边:指枕头旁。莺啼:莺鸟的鸣叫声。莫遣:不让。高枝:高树、高处。古笺:古人用的一种质地较厚而柔软的纸,多用来写字或作画。丝丝:形容细微。化成:变成。红豆:一种植物名,果实可食,也可入药。“红豆生南国”是南朝民歌《相思怨》中的一句。浪:波浪。淋浪:指浪花。掬(jū):用手捧取。情天:指天上的爱情。 【译文】 枕边倾听着黄莺急促的叫声,不要让它沾湿了高高的树枝。古人用古笺写上这相思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意要求,然后结合诗句内容、手法等分析其表达效果。 本词上阕主要写“我”因年复一年地思念故人而倍感凄苦,故人虽已仙去,但“我”却依然痴情地等待;下阕则写与故人的相逢,故人在炎热的夏天仍能成眠,“我”便借问其汗湿之肤可成眠。全词以“离怀”“相忆”为主线,抒发了作者对亡妻深深的怀念之情。 【答案】 译文 ①每年岁末,总是习惯地想起她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审题:注意题干的要求“逐句释义”,这是答题的关键。然后结合全诗理解,抓住关键字词作答。“香多态媚娟复娟”是第一句,意思是说这朵花有这么多的香气,形态妩媚娇丽,又像美女那样美丽。“脂红粉腻妍复妍”是第二句,意思是说这花朵的颜色像胭脂一样鲜艳,又像女子脸上的脂粉一样细腻而艳丽。“图中之人仙复仙”是第三句,意思是说画中的这个人像仙女一样美丽
注释:卜算子·秦山塘泛棹作也。时久雨初晴,水没田舍 鸥梦屋庐间,人立菰浦杪。远树迷茫浸碧天,一朵凉云绕。 橹划水纹圆,棹转波声峭。斜日微风点黛山,画意添多少。 赏析:此词写景清丽,情致闲雅,富有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上片起首二句写景。“秦山”指秦淮河之北的秦淮旧地。词人游秦淮后,在秦淮河畔乘小舟泛行,时值久雨初晴,江上一片汪洋,只见田舍被淹没在水下。“鸥梦屋庐间”,词人泛舟至秦淮河边
【注释】 ①欢会:情人相见。三度,指今年已见过三次。 ②乌鹊:喜鹊。填桥,在鹊桥相会。 ③撩:挑拨。 ④新凉:初秋时节。春宵,指七夕之夜。 ⑤见惯不相饶:指彼此之间早已熟悉,再难分出彼此。 ⑥故试郎情深浅:即“故试郎情”,意思是故意试验试探对方的情意深浅。 ⑦半嗔娇:半是娇嗔,半是爱怜。 【赏析】 《恋情深·闰七夕》是一首写牛郎织女爱情的小曲。此曲写七月七日相会的经过,以及他们相互倾吐衷肠的情景
【注释】东洲居士:指词人。妙语清无比:指信中言辞清丽、优美,无与伦比。戏媵霜豪团扇底:意为戏谑地赠给友人的画扇上题写此诗。十枝聊代精婢:指画中有十枝梅花,可作家中女仆之用。寥寥三札:指信中只写了三封信。楚弓楚得:典出《战国策·楚王问》,意喻自己得到信后,感到十分惊喜和高兴。图卷游山盒子:是说画中有一幅游山的图画。离披:指山水树木等景物被分割开来,显得零散不完整。 赏析
长相思 · 吊余十眉夫人 月添愁。雨添愁。迸作宵来泪共流。凄迷锦瑟秋。 话从头。思从头。语琐情深不自由。都将彩笔收。 注释: 长相思:词牌名。又名“秋夜月、秋夜银河”。双调,五十五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四句两平韵。 吊余:悼念我。 十眉:指女子的眉毛。古代女子以眉为饰,故称。 即题余君寄心琐语:就是在这里写我的心意。余君,指胡淑娟。即题,是题写。 月添愁:月光增添忧愁。 雨添愁:雨水增添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