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是沧桑艳,梦影南朝,钤出朱文细。一捻红牙,恍睹倾城佳丽。问旧事、风月秦淮,证古佛、庄严妙契。难重理。桃花扇底,梅村诗里。
些儿怀袖香温腻。把芳名,镇粉奁玉几。三百年来,浮沉流落何地。认当是、纤手曾亲,到此日、寸痕谁记。偏遇得,佳士袁丝能喜。
【注释】
玉京:指代卞玉京,南朝陈的美女。袁寒云得卞玉京牙印,广征题词,填此寄之。袁丝:指诗人自己。
【译文】
又是沧桑岁月中的艳美,梦中是南朝的景象,她留下了朱文印章。
握着一捻细红牙,恍然见到倾城佳丽。问旧事、风月秦淮,证古佛、庄严妙契。难重理。桃花扇底,梅村诗里。
有些怀袖中散发着香气温润细腻。把芳名,镇在粉奁玉几。三百年来,浮沉流落何地?
认应该是纤手曾亲,到此日寸痕谁记?偏遇得,佳士袁丝能喜。
【赏析】
这首诗是袁寒云得到卞玉京牙印以后写的一首诗。卞玉京是南朝陈的美女,她的美貌和风流韵事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袁寒云得到卞玉京的牙印后,便写了这首七言律诗来表达他对卞玉京的喜爱。
诗的前半部分写对卞玉京的回忆,从时间上看,是从“亦是沧桑艳”开始的。“梦影南朝”,表明诗人对卞玉京的美好回忆是在梦境之中进行的,而这种美好的回忆则是发生在南朝时期,即作者的故乡——南京。卞玉京的形象是“铃出朱文细”,这个形象非常美好,让人一见难忘。“一捻红牙”,表明当时卞玉京的形象是极其娇艳欲滴的。接着写到“桃花扇底,梅村诗里”,这是对卞玉京美丽外貌的进一步描绘。
诗歌的后半部分是对卞玉京命运的感慨与同情,也是对卞玉京的赞美。“些儿怀袖香温腻”,表达了诗人对卞玉京温柔体贴的感激之情。“把芳名,镇粉奁玉几”,则写出了诗人对卞玉京美好名声的珍视。“三百年来”,暗示卞玉京的美丽在历史长河中一直存在,并且被世人传颂。“浮沉流落何地?”则表现出对卞玉京命运的惋惜。“认应该是纤手曾亲”。表达了诗人对卞玉京温柔体贴、体贴入微的性格特征的赞赏。“偏遇得,佳士袁丝能喜。”则表达了诗人对卞玉京城女子才华横溢的赞叹。
这首诗通过描写卞玉京的美艳和其命运,抒发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