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注释】 ①碧天如水:碧天像水一样清澈。 ②疏星三五:稀疏的星星,三、五颗。 ③蟋蟀声声:蟋蟀鸣叫声阵阵。 ④甚心绪:很苦闷。 ⑤却怕逢秋更苦:恐怕在秋天更感痛苦。 ⑥夜凉慵独寐:夜晚凉爽而懒洋洋地独自躺着。 ⑦屏山:屏风。 ⑧华文禽:即“彩鸾”,传说中的神鸟。 【译文】 碧蓝天空如清水般澄澈,只有三、五颗星星闪烁着,窗外蟋蟀声声,令人心烦意乱。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但心中仍然怀念着它;如今
【注释】 琉璃:一种玻璃,因色彩像宝石而得名。牖:窗户。横斜瘦影:形容梅花枝干斜出,形似瘦弱的影子。 小伴:陪衬。花鬘:花环。晚妆靓:晚上的打扮艳丽。玉烟:指如烟的白梅花瓣。翠羽:绿色的羽毛,此处借指柳条。迷愁:使人忧愁。寒压一阑香眠:寒风吹拂着帘子上残留的香气,好像压着栏杆一样。 珠芽才半坼(chè):新长成的花苞只有半个裂开。画双娥:描绘两个女子。镜玲珑巧相映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考生正确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和态度,然后结合诗歌中的标题、注释、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答。“晓气”“庭柯”“露泣风啼”等词语是此词的主要意象。 第一句:写夏晨的景象;冒:冒出,指太阳刚升起;冒:通“冒”,露出;庭柯:庭院的树荫。这两句的意思是:早晨的微光从树叶缝隙中透出
【解析】 本词以题画为题,上片写陈寅谷归砚图。首二句是说陈寅谷的画卷是一幅断碧,有像鸲鹆那样的倦眼,曾见识过荆南旧时的池馆。下三句是回忆与陈寅谷一起赏黄庭经的情景。“晴窗”句是说画中之景,一片松林在晴窗之下舒展。 词的下片是说陈寅谷辞官归乡,其人如仙般飞升,石老云荒。下片写自己辞官归乡,与陈寅谷一样,也青毡同遗,辇下人归,尘封箧衍。 【赏析】 此词为作者为陈寅谷还砚图所作的题咏。全词以题画为题
《洞仙歌·壬子苏城元夕》是南宋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上片写元宵节的天气,下片写赏灯观花,最后以“不如归去”收尾。全词意境高远,语言清丽,情感丰富。 译文: 元宵节即将来临,盼望着银花火树般的节日景象。暗地里追寻着飘散的芳香,却定格了无数的景象,无奈的是,当晚又下起了雨雨风风,破坏了好景致。 这次应该痛饮一番,让东君替我留住春天的美好时光。试问百年之中,能承受住几次被辜负?酒醒后,微听柳梢头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语言风格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来判断感情。还要注意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 “半轮金镜,见横空千仞”,诗人站在船头遥望天空,只见一轮明月高悬在夜空中,它像一面明晃晃的镜子一样悬挂在空中。“见横空千仞”,意思是说月亮挂在天际,好像有万丈之高。 “飘泊韶华叹青鬓”,时光飞逝,不知不觉间已年近花甲。“飘泊”
【注释】 洞仙歌:词牌名。 从别后,千回梦忆,何处琴挑香惹。记小语怜惜,芳姿俊雅。红潮微醉金蝉亚。褰绣幔、认得雨娇云姹。便一刻、算作百年声价。清暇。长回首、绿屏深曲,轻啼浅笑,顿觉鸳被生寒,总负鲛珠频洒。 白头吟就偏惊讶。更细数盟言、织就回文重写。那便得眼前、玉人如画。素娥幽冶。忍使梦游抛舍。梧桐下。寸心斗酒争芳夜。——此篇为中秋访旧不遇,和柳屯田韵。 【赏析】 这是一首咏中秋月的词
【注释】 嵚崎:山峰。 两洞:二洞,这里指张公洞的上下二洞。 善权(shàn quán)深秀:善于权宜变通,有深远的秀美。 凿翠玲珑:雕刻着翠绿的花纹,形容洞内景物精致而玲珑。 层霄:层层云霄。 风动悬崖激溜:风吹过悬崖上的瀑布,水花飞溅。 耸身:直立身子的样子。 诘屈:弯曲。 丝竹清音杂鼯鼬:弹奏琴瑟等乐器的声音和黄鼠狼的叫声混杂。 人世:世间。 白石充粮:用白石头作为食物。 环列:环绕排列。
【诗句解读】 1. 小斋烦暑:小屋里闷热的暑气。 2. 团扇交挥汗:用团扇扇动汗水,形容炎热难耐。 3. 一庭绿树炎氛满:庭院中绿树环绕,但高温使空气充满了热气。 4. 阑干畔、薰风触热吹来:靠近栏杆时,温暖的微风拂面而来,带走了部分热气。 5. 炉香袅,几缕碧烟凌乱:炉中的香火缭绕,一缕缕烟气在空中飘散,形态各异。 6. 琅玕清枕簟:玉石枕头和竹席清凉舒适。 7. 梦到羲皇
【注释】 童山:童山岭,在今湖南新宁县。 历:经过;历历:分明的样子。 神仙窟宅:仙人的住屋、居所。 鬼斧:形容开凿的手法奇特,非人力所能为。 何年:什么时候。 巨灵:传说是能手托泰山的神人。 呀然:形容山崖高峻,声音响亮。 开辟处:指张公洞的开凿之处。 鸿蒙:指宇宙未形成之前的混沌之气。 线缕:像线一样细的云气,飘浮在空中。 侧厂:侧面的斜坡。 飞梁:飞架在峭壁上的桥梁。 出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