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意、赏析诗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符合‘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浏览全诗,把握全诗的基本意思,再逐句翻译并分析其表达效果。此题中,注意结合诗歌内容进行理解和分析。 “清明过后,渐愁春怀抱”意思是:清明一过,春天的气息就越来越浓了
【注释】 冻云:指冬天的云。六出:指雪花。飞花:指雪花飘落。岩岫(yáo yǒu):山峰。碎剪琼霙:指雪花像剪碎的玉一样晶莹。琉璃装就:指整个世界好像被装裱在琉璃之中。鳞甲:形容雪花像鱼鳞一样。消息:指梅花开放的消息。南枝:指南方,即冬梅所在之地。漏拽春痕:漏壶中水漏尽的声音。天寒早停针绣:意思是说天气寒冷,她早早地停止了手中的绣活。 【赏析】 此词上片写景,下片写人。全词以雪景为背景
【注释】 洞仙歌:词牌名,又名“洞仙歌令”、“洞仙歌”。双调,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此为双调小令。寿张翁八十:为祝寿之词。张翁:人名。 公真鹤也,旧住蓬莱岛。八十年来度昏晓。数看花次第,去水波澜凭较量,怎敌壶中天小。 公:您是鹤,即指仙人。蓬莱岛:传说中的海上仙境。八十年:指长寿。度昏晓:度过一天一夜的时间。次第:次第分明。花次第,指花卉开放的顺序。去水波澜凭较量:指与水面波浪相比高低
《洞仙歌·帘波,分赋》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的作品。 湘烟潇月,碧蒙蒙无际。罨画红楼远疑睡。荡微芒、千叠浸透苍苔。浑不管、凉到袜罗尖未。 【注释】湘江上的烟雾,潇湘的月光,一片碧绿无边无际。罨画红楼(即湘妃阁):在今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远怀疑想中似乎有女子在楼上休息。荡:摇动。微芒:指月亮。千叠:形容水波层层叠叠的样子。苍苔:青苔。浑不管:全然不顾。 【赏析】此词写景抒情,以“帘波分赋”为题
【注释】1.东涧老人墓:东涧,山名。 2.河东君:唐崔莺莺,为唐宣宗之女。 3.嘉庆庚午: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 4.王郎:晋石崇,与王恺斗富。 5.章台:汉长安街名,因街北有章台宫而得名。 【赏析】《洞仙歌》是一首咏史怀古诗,作者通过描绘一个历史事件,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全词以东涧老人墓为背景,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和事件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疾苦。 首句“洞仙歌
【注释】 ①次女绣孙:女儿名。倚声,即依声填词。②经生:儒士。③绮窗前:指闺房中。④娇女:女子美称。⑤渔唱:打鱼人唱歌。蘋州:地名。⑥霞翁:指苏东坡。⑦红儿:侍女名。⑧旗亭:酒馆。 【译文】 经学先生家法,只研究虫鱼笺注。哪能懂得新声斗琼树?绮窗前、偏有娇女耽吟,摇翠管、时出清词丽句。 因教狂态发,铁板铜琶,也学东坡作豪语。老去律仍疏,渔唱蘋州,何处觅、霞翁频误。且细写、蛮笺付红儿,借凤管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鉴赏古代诗词语言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把握全诗的内容,注意题目的提示词“无端一别”“隔云山千里”“锦字缄愁”等,根据这些关键词来分析诗歌的意境及情感。 【答案】 ①这两句写分别之后,诗人思念之情难禁;②这两句写对远游人寄语的想象与设想
【注释】 ①“尘飞”句:指自己虽身处红尘,但心如云游。②“闲如我”二句:说云游自在,不受尘俗拘束。③“有松岚”三句:描绘一幅幽静的山林景色。④“一邱”二句:指山中清苦的生活。⑤“远致”三句:意谓将画稿寄给作者。⑥“秋期”四句:写自己画兰荃的情景。⑦“便袅尽”二句:言自己画罢兰荃,随即烧去炉烟,让它冷寂地锁在寒室里。 【赏析】 此词为题画诗。上片先以淡墨勾画深谷中的松树、山峰与清泉
【注释】 一晌:片刻,一会儿。闲缘:闲暇的因缘。便意行散缓:随性而安,悠然自得。有花迎径曲:有鲜花在小路旁。鸟呼林罅:树林中传出鸟鸣声。取次披图画:随意观赏山水画卷。恣远眺、登临台与榭:尽情远眺,登临高台亭台。堪潇洒:很潇洒、自在。奈脉断征鸿:可惜的是连远方飞来的大雁也断了踪迹。脉断,指大雁已断去踪影。幽恨翻萦惹:心中深深的怨恨缠绕着思绪。忍把:怎忍心?鬓丝影里:指发丝映衬在影子中。袖泪寒边
注释: - 小庭坐久,忽流来凉月。如积千年万年雪。正软红地少,嫩碧天多,到此际、全没一丝儿热。 小庭院坐了很久,突然月光如水般洒了下来。就像千年万年的积雪一样。正当软红之地不多,嫩绿天空较多时,来到这里却完全感觉不到一点热意。 - 夜寒谁倚树,梦影仙尘,玉斧吴刚感迁谪。吹笛上南楼,竟夕徘徊,有一种、秋心难说。 夜晚寒冷谁在树下倚靠?梦中的景象如同神仙一般飘渺不定,玉斧仙人和吴刚都感到被贬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