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钧宰
诗句解析: 1. 曲曲朱阑静 - 描述一个封闭、安静的场所。"曲曲"形容栏杆弯曲复杂,"朱阑"即红色的栏杆,通常在古代建筑中用以装饰,增添美感。"静"强调环境的幽静和宁谧。 - 注释:红色栏杆,环境幽静。 2. 盈盈翠袖轻 - "盈盈"意味着袖子轻柔而充满韵律感,"翠袖"则指绿色的袖子,常用以描绘女性的美丽和柔美。 - 注释:袖子轻盈如绿色。 3. 神容矜重讳风情 -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赏析。这是一道考核诗歌内容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注意抓住诗中的主要元素,比如主要人物、时间、地点、事件、词句等,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分析即可。 “脉脉春宵成坐隐”:脉脉春夜,我独自静坐,沉浸在无边的寂寞之中。 “庭院无人,寂寞更将尽”:庭院里没有人影,更觉得寂寞难耐。 “闲把个中滋味品,梨云绕榻和香寝”:我在闲适中细细品味其中的滋味,在梨花飘落的香气弥漫的榻上安歇。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赏析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最后点出运用的表达技巧及效果。 本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惊回花外一声钟”一句写出了词人从梦中惊醒后所见之景。“四角流苏寻不得”一句,既写出了词人所见之物,又暗点出了词人当时所处的具体环境,为下一句抒情蓄势。“一晌蒙眬”一句,写出了词人在梦醒时分的迷茫与迷惘。“人事各飘蓬”
【诗句释义】: 1. 别离便也清闲住,最是相逢处。 译文:离别后我也过上了清净悠闲的生活,但最怀念的就是与你的相逢。 2. 思量往事起新愁,却倚阑干频唤不回头。 译文:回忆起过去的事情,心中涌起新的忧愁,但我还是频频地呼唤着你,不愿意回头看向你离去的方向。 3. 恼人情绪还怜惜,故意凭肩立。 译文:我的心情烦乱却又怜惜你,因此故意依偎在你的肩膀上。 4. 娇嗔偏自远郎怀,笑指画楼西畔,有人来。
【注释】 误佳期癸卯扬州:扬州在唐代称为“白杨城”,因多杨柳而得名。误佳期指错过了与恋人相会的时间。癸卯是唐僖宗的年号。癸卯,即公元863年。 一晌红楼风景:一晌,一会;红楼指扬州的繁华楼阁。 却好垂杨烟暝:好,恰好;垂杨,柳枝;烟暝,傍晚烟雾弥漫,天色昏暗。 倩魂深怕不分明:形容思念之情深切,以致连梦中的形象都不清晰。倩,通“倩”。 双指湖山影:双指,用手指指点。湖山指的是扬州的山水。
【解析】 此首词为咏物词,写越锦、吴绫、西楼娇女、寒窗织女等。上片先言“年来花样喜翻新”,接着写越锦复吴绫,再点出“镫晕摇风”和“波纹逗雨”,写出了其声与色。下片写娇女笼纤玉,寒重梦初惊,只有疏篱和吟秋络纬相和到天明,写出了越锦的质地、吴绫的声音以及娇女、寒窗、织女的神态和心情。全词意境优美而含蓄。 【答案】 (1)译文:近年来花鸟图案喜欢翻新花样,织就了越地的锦绣和吴地的绫罗。灯影摇曳如风
【诗句释义】 生在幽深的闺房,等闲谁人见过你那美丽的容颜半面。鸾弦初弹,手指从未有过熟稔。玉镜台旁,羞怯画眉,淡雅如山。炉烟散去,面对人群千万,不许思量看。 【译文】 从小生活在幽深的闺房中,谁能见过你美丽的脸庞的一半?刚刚拿起鸾弦弹奏,手指却从未尝过熟练。对着玉镜台旁,羞怯画眉,淡雅如山。炉烟散去后,面对人群千万,不许你再想我。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女子思恋之情的词曲。上片写其美貌之娇媚
【译文】 残阳斜射在窗纱上,蛛网纵横交错。每年春天我都要喝酒赏花,但今年却看不到人。想煞了那娇艳的桃花。 心绪杂乱无章,病中年华流逝。梦断魂消,各自天涯。世间万事都不如归去好,那是我的家。 注释: 残照:夕阳 黯:灰暗的样子 纱:窗户上的帘子 横:纵横交错 流霞:指美酒 寂寞:孤独、冷清 人不见:看不见人影 想煞:想得厉害 乱如麻:形容心绪烦乱 断魂零梦:形容愁思入骨 零梦:指做了一场梦 天涯
注释: 堕钗声:指女子洗头时,将发簪掉落的声音。 屏背:屏风后面,古代女子洗浴时不面向外,故称。 玲珑清脆:形容玉器等物品精美透明、声音清亮。 枕函:古代妇女的卧具,即枕头套。 云鬟:指女子的发髻。 折玉:形容女子柔顺的发质。 豪情:豪爽之情。 险作断钗缘尽:意思是说如果折断了钗,就表示缘分已尽。 檀心:檀木之心,比喻女子的心。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描写一位年轻女子洗头时的情景
眼儿媚·放钩声 铜壶催漏鸭炉温,窗月正黄昏。金敲络索,玉鸣条脱,别样销魂。 流苏低缀银缸转,馀韵入琴尊。枕屏微逗,帐文轻掠,准备温存。 注释: 1. 铜壶催漏:古代的一种计时方法,用铜壶里的水来计时漏壶的滴数,以此确定时间。这里的“催”意味着催促、提醒时间。 2. 鸭炉温:指的是用鸭子形状的炉子来烧火取暖,使空气变得温暖。 3. 窗月正黄昏:指窗外的月亮已经偏西,天色渐暗,正是黄昏时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