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花样喜翻新,越锦复吴绫。镫晕摇风,波纹逗雨,此意有谁听。
西楼娇女笼纤玉,寒重梦初惊。只有疏篱,吟秋络纬,相和到天明。

【解析】

此首词为咏物词,写越锦、吴绫、西楼娇女、寒窗织女等。上片先言“年来花样喜翻新”,接着写越锦复吴绫,再点出“镫晕摇风”和“波纹逗雨”,写出了其声与色。下片写娇女笼纤玉,寒重梦初惊,只有疏篱和吟秋络纬相和到天明,写出了越锦的质地、吴绫的声音以及娇女、寒窗、织女的神态和心情。全词意境优美而含蓄。

【答案】

(1)译文:近年来花鸟图案喜欢翻新花样,织就了越地的锦绣和吴地的绫罗。灯影摇曳如风,波纹荡漾似雨。这样的美妙之意又有谁去聆听呢?

(2)注释:①花样翻新:花纹样式变化多端,新颖奇特。②越锦:指古代浙江杭州出产的一种丝织品,质地细密柔软。③吴绫:指古代江苏吴县出产的一种丝织品,质地轻薄透明。④镫晕:灯上的晕圈。⑤摇风:风吹动灯晕,使其闪烁不定。⑥波纹:水面泛起的涟漪。⑦梦初惊:梦中惊醒,形容娇弱的女子睡得很轻。⑧疏篱:稀疏的篱笆。⑨吟秋络纬:秋天鸣叫的蟋蟀,这里比喻女子的纺织声。

赏析:

本词咏物,但所咏之物却非一般物品。词人以越锦、吴绫之华丽精美,来映衬少女娇小的体态;以灯晕、波纹之摇曳,来表现少女的轻盈;以西楼之孤寂、寒夜之静寂,来衬托少女的孤独寂寞。全词用意精巧,层次分明。

上片起首一句,点明“花样翻新”,接着写“越锦”、“吴绫”,再写到“镫晕摇风”、“波纹逗雨”,这一系列动作描写,都为突出最后一句“此意有谁听”作铺垫。“此意”指的是少女的心事,是词人借越锦、吴绫、镫晕、波纹的意象暗示出来的,所以读者要仔细品味,才能体会出来。

下片写西楼中娇女的形象,她被一层薄薄的纱帘遮住了半张脸,显得格外娇嫩可爱。“寒重梦初惊”,表明她在寒冷的夜晚里刚刚醒来,又因为寒冷而感到害怕。接下来写娇女在织机前辛勤工作的情景。由于她的娇小玲珑,因此只有那稀疏的篱笆和窗外的秋虫能听到她织机的声响,这是一幅清幽宁静的画面。

整首词构思巧妙,层次清晰,用语精练,通过层层铺叙和细致刻画,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