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良
这首诗是模仿陶渊明的《拟古九首》而创作的。下面是对每一行的逐句释义和译文,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1. 天运相寻绎,世道亦如兹。 - 这是在说时间的运行是连续不断的,而世间的规律也是如此。 - "寻绎"意味着探索,寻找。"兹"在这里指的是这个状态或情况。 2. 王孙泣路旁,宁似开元时。 - 王孙,这里指贵族或富贵之人。"泣路旁"形容他们悲痛的样子。 - "开元"是指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
皎皎云间月,濯濯风中柳。 译文:云朵映衬着明亮的月亮,风拂过柳树摇曳生姿。 注释:皎洁的月光在云层中闪烁,风吹过柳枝轻轻摇曳,显得生机勃勃。 赏析:此句描写了美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一时固云好,相看不坚久。 译文:一时间觉得彼此相处得非常好,但时间一长却感觉彼此之间不再那么亲密。 注释:诗人一开始认为两人相处得很好,但随着时间的流逝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的理解和赏析。首先读懂全诗的内容,理解诗意,在此基础上进行赏析。“我昔年少时,高视隘八荒”,我当年年轻的时候,高瞻远瞩,傲视八荒(意:我当年年轻时,目光越过八荒大地,志向高远)。这句是说,我年轻的时候,目光越过八荒大地,志向高远。“惟思涉险道,谁能戒垂堂”,想到要涉足艰险的道路,谁又能告诫我在危楼之下不要坠楼呢?句中“戒”字,是告诫的意思。“南辕北辙”
诗句: - “劝君勿沉忧,沉忧损天和”,劝告你不要过度悲伤,过度悲伤会损害你的心情。 - “尊中有美酒,胡不饮且歌”,你有美酒为什么不喝呢?为什么不用美酒来唱歌。 - “我观此身世,变幻一何多”,我看这个生命,变化是如此的频繁,如此的多样。 - “无相亦无坏,信若空中花”,没有形态也是没有破坏,就像天上的花一样,虚无缥缈,没有固定的形态。 - “戚戚以终老,君今其奈何”,忧愁的度过余生
这首诗是诗人拟陶渊明的《九日闲居》之作。下面是逐句解释: 墙头有丛菊,粲粲谁复采。 墙头上长满了菊花,灿烂夺目,谁又能采摘? 蹉跎岁年晚,香色日以改。 岁月蹉跎,菊花的香气和色彩一天天变淡。 我欲一往问,渺渺阻烟海。 我想前去询问,但茫茫烟雾中,无法相见。 遥知霜霰繁,茎叶不余待。 远远地知道霜花雪片繁多,菊花的茎叶已经没有多余的等待。 亦既轻去国,已矣今何悔。 既然已经轻易地离开国家
【诗句】 岁暮偶题二十二韵削迹边山邑,投身傍海城。 驱驰悲世事,出处愧家声。 学术元求志,文章岂为名。 前涂迷轨辙,末路玷簪缨。 藩国羁疏冗,衣冠备老成。 乾纲遭久紊,坤轴值旋倾。 朋旧千家泪,妻孥两地情。 风尘齐国往,雨雪海乡行。 纪晋惭陶令,依刘误祢衡。 世偏欺逆旅,天亦薄遗氓。 陋巷栖颜阖,穷涂哭步兵。 桐君方避姓,越客岂通盟。 壮节双寒鬓,生涯一短檠。 道宁随世屈,身自向人轻。
【注释】 ①杂诗:魏晋时期文人以“饮酒”、“言志”为题材所作的诗歌,多为五言四句的短篇,形式较为自由,内容多抒发感慨。陶渊明的《杂诗》共六首。这里选的是第三首。②猛烈心:《庄子·外物》:“猛兽在前而不敢后,人与人相害也。”③出处:指进退出处,即仕与隐的选择。④燕雀栖:语出《诗经·小雅·斯干》:“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征,仆仆其行;之子于燕,暮去朝来;展翅高飞,声闻于天。”⑤枭(xiāo)鸾翥
【解析】 此诗是一首咏怀诗。诗人以渊明比己,自叹“折腰愧当年”,表现了作者不慕权贵、归隐山野的情怀。 【答案】 译文:好鸟不鸣叫于清晨,好水不流出山谷间。入冥而止坎,古亦有遗言。所以彭泽翁,折腰愧当年。不有酣中趣,高风竟谁传? 注释:①好鸟:指隐居的陶渊明。②冥:深渊或幽深的洞穴。③折腰:弯腰。④酣中趣:指饮酒的乐趣。⑤彭泽: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后弃官归隐田园。⑥竞:到底。⑦高风:高尚的气节
诗句释义: 1. 东汉有两士,幼安与程喜。 - 东汉时期有两个著名的文人,即陶渊明和程颢。这里提到“幼安”可能指的是另一个名字或别称,但具体指谁需要更多信息才能确定。 - “程颢”,宋代著名哲学家,对儒家思想有重要贡献。 2. 爰得交友心,知音乃余事。 - “爰得”表示获得,此处可能是说在东汉时能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是一种难得的幸运。 - “知音”指的是理解自己思想和情感的人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然后根据要求作答即可。 首联“白日忽已晚,流光薄西隅”,诗人在傍晚的时分忽然感到白昼已经过去,流光已经照射到了西边。这两句是诗人对自己时间观的一个写照。诗人感叹时光飞逝,光阴似箭。 颔联“老人闭关坐,惨惨意不舒”,诗人描写了一位老人紧闭着门坐在里面,脸上带着忧愁,心中充满愁苦。 颈联“日月我户牖,天地吾室庐”,意思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