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
诗句解析与赏析: - 斜月横,疏星烱。不道秋宵真永 - 斜月横:描述月亮倾斜地挂在天空中,形象描绘了夜晚月色的宁静和柔和。 - 疏星烱:稀疏的星星闪烁着光芒,暗示夜空中的明亮星光。 - 不道秋宵真永:没有意识到这秋夜之长。这里的“秋宵”指秋天夜晚的时间感觉,而“真永”则表达了对时间流转的感慨。 - 声缓缓,滴泠泠 - 声缓缓:声音缓慢而悠扬地流淌。 - 滴泠泠:水滴声清脆而连续不断。 -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作答,注意答题的格式,一般从意象、意境、修辞手法等角度进行赏析。 本诗首句写夕阳西下,红霞满天;次句写秋水澄澈,碧天明净;第三句写篱边的菊花盛开,塞外的鸿雁北归;第四句写郊野里落叶纷飞;后四句写上山饮酒,北海泛舟,沉醉于仙境之中,直到夜深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及思想感情的把握,注意通晓全诗的内容。此词是一首咏物词,通过写“一团脓”来比喻“假躯”,通过“三寸气”来比喻“傀儡”。从“夸体段,骋风流。人人不肯休。”看出了作者对那些追求名利、不知珍惜生命的人进行了批评。 【答案】 译文: 我的身体像一团脓一样腐烂,我像三寸气一样的虚弱,但我仍然要努力做一个人。 我的形体是虚假的,我的举止是浮华的,人人都不愿意停下来。
【注释】 去年:指去年的收成。禾:谷物。 今年:指今年的收成。麦:指小麦。 陆地如云充塞:形容田野里庄稼长势好,像云雾一般密集。 丰稔世:丰收之世。丰稔:年岁丰登。 太平年:和平安定的年代。 黎民:百姓。 各:都。 坦然:安心。 众心:大众之心。 闲客:悠闲自在的人。 易:容易。 到处:无论什么地方。 逍遥:自由自在。 颜:容颜,脸色。 【译文】 去年的粮食今年成了麦子; 陆地上一片茂盛的庄稼。
【注释】 楝花风:指楝花开放时吹的风,即寒风。 都过了:已经过去了。 冷落绿阴池沼:池塘边草木凋零了。 离人归未归:游子回家没有? 暗魂消,频梦见:心里很惆怅,常常梦见。 依约旧时庭院:依稀记得以前庭院的景象。 红笑浅,绿颦深:红梅微笑,绿叶愁眉。 东风不自禁:东风吹得自己停不下来。 【赏析】 此词写闺中少妇春日怀思。上片写景,下片怀人。全词语言清丽,情致缠绵,意境凄婉。 上片起首两句写景
诗句解析 1 秋点长,秋梦短。 - 注释:秋天的日落和梦境都很短促。 -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秋日的长夜与短暂梦境,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2. 怕见黄昏庭院。 - 注释:害怕在黄昏时分看到庭院的景象。 - 赏析:黄昏时分常常引发人们的忧愁,因此这里表达了对黄昏时刻的忧虑或恐惧。 3. 风窸窣,雨萧骚。 - 注释:风声和雨声都在作响。 - 赏析:通过声音描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4.
【解析】 本诗前两句写余甘汤,第三句写庵摩勒,第四、五句写玉兔捣香尘,第六句写席上珍,第七、八句写馀甘和苦,第九、十句写临上马时分付,第十一、十二句写回味和思量。全诗通过描写余甘汤的珍贵与苦涩,以及品尝后的感受与思索,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答案】 (1)“庵摩勒”是梵文音译,意译为甜茶。 (2)“西土果”指从印度进口的茶叶,也泛指茶叶。 (3)“凭玉兔”“捣香尘”都是用典。玉兔,即月亮
【译文】 庭园远,行程路遥。 算算万山千水,道路进入神京。 暖日春郊,绿柳红杏,香径舞燕流莺。 客馆悄悄闲庭,可勾起我往日的恨。 有多少奔波,越过岭涉过水,枉费了我的身心。 思考着厚利高名,却惹得我忧烦,枉度浮生。 幸有青松,白云深洞,清闲且乐升平。 长是宦游羁思,别离泪满襟。 望江乡踪迹,旧游题书,尚自分明。 【赏析】 《更漏子》又名《更漏子·玉壶冰》,双调,五十八字。上片起三句,写旅途遥远
诗句释义及注释 更漏子 - 更漏子: 古代一种计时方法,通过滴水声来表示时间。这里指代时间流逝。 柳初眠,花正好 - 柳初眠: 柳树刚刚醒来,准备开始它的一天。 - 花正好: 花朵开得正旺盛,充满生机。 又被雨催风恼 - 又被雨催风恼: 又受到连绵的雨水和狂风的影响,使得心情更加烦躁。 红满地,绿垂堤 - 红满地: 地面上满是红色,形容雨水过后的景象。 - 绿垂堤:
《更漏子》 日衔山,山带雪,笛弄晚风残月。湘梦断,楚魂迷,金河秋雁飞。 别离心,思忆泪,锦带已伤憔悴。蛩韵急,杵声寒,征衣不用宽。 注释: 1. 日衔山,山带雪:太阳落山时,山峦被积雪染成银白,如同被太阳的余晖所吞噬。 2. 笛弄晚风残月:晚上,一阵清风吹动着笛声,仿佛在吹散夜晚的残月,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 3. 湘梦断,楚魂迷:湘江的水神梦境被打断,楚地的灵魂迷失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