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忆故人
【注释】 一轮皎洁的明月,清澈如水。慵懒地不想把红颜误作天上明月。斜挂柳梢,是何意?想照着远方征人。 梦魂昨夜在纱窗里。记得吴头楚尾。虽然有绸缪双鲤,但比青梅的味道更好。 赏析: 《桃源忆故人·一轮皎皎清如水》是宋代诗人张孝祥的作品。此词以“一轮皎皎清如水”起笔,点出了题目中的“皎皎”二字。作者写自己不慕荣华、超尘脱俗的生活情趣,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明月的明净与自己的高洁
【译文】 碧堂幽深窈窕,春天刚刚来到,风起时傍晚寒气更浓。香炉围住金字屏风,饮下美酒唱起美妙的歌声,心情舒畅佳景令人年轻,尘世难得欢笑。挽袖劝人不要急着归去,月光洒在梅花树上照人。 【注释】 1. 桃源忆故人:词牌名。 2. 碧堂:指华丽的厅堂。 3. 窈窕(yǎotiǎo):深远的样子。 4. 晚来:指晚上。 5. 金字屏:用金粉涂写的屏障。 6. 香燎:用香料薰燃的壁障。 7. 赏心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作答此题,需要结合全诗的内容理解。 桃源忆故人 歌妓金姬出家戏赠 粉红和露挑灯洗。孔雀舞衫都施。 春散绿云垂地。剪处刀犹腻。 醍醐难比相思味。后夜钟鸣月坠。 觑着孜孜梦里。柳影歌楼翠。 注释:“桃花源”是《桃花源记》里的一个地名,这里代指妓女居住的地方;“歌妓”,古代称唱歌的女艺人为“倡”。 译文: 在月光下用粉红的花瓣沾上露水,把灯点亮用来洗手
《桃源忆故人·有约》是一首充满诗意的古诗,由明代诗人俞彦所作。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释: 1. 故人家住桃源径:描述的是主人公的家位于一片桃花源之中,这里的“桃源”指一个如诗如画、远离尘嚣的地方。 2. 一水盈盈秋静:“一水盈盈”,描绘了一湾清澈的溪流,秋天里水面显得更加宁静而清新。“盈盈”一词用来形容水的流动,给人一种温柔的感觉。 3. 有约不来魂凝
【注释】 桃源:指桃花源,即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描绘的世外桃源。故人:旧日的朋友。极望:远望。平楚:平坦的原野。帘卷:收起帘子。一帆:帆船。南浦:南方水边,这里指湘江。晚风:傍晚的风。春风:春天的风。狼藉(jí):零乱的样子,形容春天风吹草木摇动的景象。天涯:天边的边际,指远离故乡的地方。数:计数。几许:若干,多少。娇莺:黄莺,这里指春鸟。私语:低声密谈。怨尽:怨恨消失。梨花雨:春雨如花般洁白
【诗句注释】 一枝玉蝶香犹吝。漏得些些花信。 美人插梅花(壬午),即“梅花妆”。梅花,又名玉碟,古代女子以梅花为饰,故名。玉蝶,即梅花,古人常将梅花比作蝴蝶,故称。 蚤被双鬟偷认。拗上金钗鬓。 蚤被,形容时间之早;双鬟,指妇女的发髻;金钗,指妇女头上插的金属饰品。 额黄涂了眉初晕。掀却虾须低问。 额黄,一种化妆品,用胭脂点染在额上;虾须,指细长的眉毛;低问,低头询问之意。 可又无端春近
【注释】:渊门篱下黄金蕊,还共空尊憔悴。今古这般滋味,想得都相似。牛山落日悲风起,回首旧欢无几。长夜清凉如水,独立星河里。 桃源忆故人 渊门篱下黄金蕊,还共空尊憔悴。今古这般滋味,想得都相似。 (1)渊门篱下黄金蕊,还共空尊憔悴:渊门篱下的桃花开得正盛,我和你同饮一杯,但都感到心灰意冷、精神不振。 (2)牛山落日悲风起,回首旧欢无几:牛山的夕阳染红了天空,吹起了阵阵悲凉的秋风
【注释】: 单衣:即“单衫”。 晓怯:天刚破晓时感到寒冷。 忽过湖波千顷:忽然间,湖面上泛起了无数波浪,仿佛是万顷湖水波动起伏。 山色倒侵溪影:山色倒映在溪水中,好像倒进了溪水里一样。 小堂:指女子的居室。 碧纱:绿色的纱幕,这里指女子的帐帷。 【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一个春日清晨,作者来到湖边的一个小村庄(周汝寺),去探访一位住在那里的友人的情景。上片写初见友人的情景;下片写与友人相别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本题要求赏析“桃花碎影江如靛,隔断相思一半”这两句诗的妙处。解答时,先指出诗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然后具体分析诗人是怎样通过这幅图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此句写的是“桃源忆故人”舟次瓜步怀徐姬石莲时所看到的景色
桃源忆故人碧桃花 弄玉飘浮的云朵,含着晓露。她盛开在画楼朱户旁。娇艳的香气使她更显得妩媚。但她的美色却使人感到后悔,因为刘郎被她的美色所误。 吹笙月下轻云飘过。影子斜倚在玉人的旁边,玉人偷偷地看了他一眼。谁怜惜他淡妆素服的衣襟?那粉红如带的香囊何郎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