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红和露挑灯洗。孔雀舞衫都施。
春散绿云垂地。剪处刀犹腻。
醍醐难比相思味。后夜钟鸣月坠。
觑着孜孜梦里。柳影歌楼翠。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作答此题,需要结合全诗的内容理解。

桃源忆故人 歌妓金姬出家戏赠

粉红和露挑灯洗。孔雀舞衫都施。

春散绿云垂地。剪处刀犹腻。

醍醐难比相思味。后夜钟鸣月坠。

觑着孜孜梦里。柳影歌楼翠。

注释:“桃花源”是《桃花源记》里的一个地名,这里代指妓女居住的地方;“歌妓”,古代称唱歌的女艺人为“倡”。

译文:

在月光下用粉红的花瓣沾上露水,把灯点亮用来洗手。她穿着鲜艳的衣服就像孔雀,翩翩起舞。

春天来了,大地上的花草树木披上了绿色的衣裳,好像垂下来的绿云一样。她的衣裙被剪刀剪裁过,仍然很柔软。

相思之情如同醇厚的美酒,无法与之相比。夜晚的钟声在回荡,月亮已经落下去了。

看啊,她在梦中还在痴情地想着我,仿佛看见她的影子在歌楼里像绿色的柳叶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作,描写的是歌妓金姬出家的故事。

全诗分为三段,首四句写其入山时的情景,中间两句写其出家后的修行生活。最后四句写其出家后的思恋之情。

“桃源忆故人”点明主题,即歌妓金姬出家的故事。“歌妓”,古时候指以歌唱、歌舞为业的女子。金姬,是唐代著名歌女。“出家戏赠”,表明诗人是在戏谑中表达对她的深情。

“粉红和露挑灯洗”写金姬出家前的生活状态,“粉红”、“和露”、“挑灯”、“洗”等词语,形象地写出了金姬入山前的打扮和环境。

“孔雀舞衫都施”写她入山后的修行生活,“孔雀舞衫”,即穿得五彩缤纷,非常艳丽。“施”,施舍,这里指穿上衣服。金姬出家之后,依然保持了往日的风采,这从“都施”二字可以看出。“孔雀舞衫”在这里比喻了她那美丽的容貌和艳丽的服饰。

“春散绿云垂地”写金姬出家后的生活状态,“春散”指的是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百花盛开。“绿云”指的是草木茂盛,枝叶繁复如云雾缭绕的样子。“垂地”指的是草长到地面,也暗喻了金姬出家以后的心境。

“剪处刀犹腻”写金姬出家后的修炼生活,“刀犹腻”是指剪刀剪东西,留下的痕迹还很明显,这里比喻的是她的修行成果尚未达到极致。“剪”字在这里既是动作,又是比喻,既表现了她的勤奋努力,又表现了她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醍醐难比相思味”是说相思的味道难以用食物来形容。“醍醐”,是酥酪的别称,味道极为甘美,常用来比喻极好之物。“相思味”指的是思念之情的味道。这里的“相思味”并非真的用醍醐来比喻,而是借醍醐的甘美来强调相思之深。这是对金姬的一种安慰和劝勉,意思是说相思之情是难以用物质来比拟的,只有更加珍惜对方,才能体会到这种情感。

“后夜钟鸣月坠”写金姬出家后的思恋之情。“月坠”指的是月亮落下,这里暗示着夜晚即将过去。金姬出家以后,虽然身处空山之中,但她的心始终牵挂着远方的人。

“觑着孜孜梦里”写金姬出家后的梦境,“觑着”指的是看着,“孜孜”指的是勤恳不懈的意思。“梦里”指的是梦境之中。“柳影歌楼翠”则是形容金姬在梦中看到的景色。金姬在梦中看到了柳树的影子,以及歌楼中的翠色。

这首诗通过描绘金姬出家前后的不同生活状态,展现了她内心的喜悦、忧虑和思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金姬深深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