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
【译文】 诗人寓居此地,独自饮酒陶醉,卧在萧寺中。 时令刚刚进入春天。 东风引导登上高楼、询问上天而去。 此身如果抛弃。 跃上绝径,下临无地。 宁愿心悸。 宫门敞开处,凌空展翅。 瞥然回首俯视。 百里苍茫迷离,野势难辨。 仿佛看见杳冥烟波、浮海气。 几座城邑山川,来往之间。 不堪长久思考。 听空中雁鸣,重檐铃语,一次惊醒人世。 【赏析】 这首七律是作者于壬午年(1622年)春游福城塔时所作
这首诗的作者是周美成(1121-1180),字正中,号竹坡、梅溪,莆田人。他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尤以词为最擅长。他的词风格清新婉丽,善于捕捉生活细节,抒发个人情感,深受人们喜爱。 这首诗是一首闺思词,用周美成的韵。诗中的“瑞龙吟”是一种曲名,常用于表达男女相思之情。诗中的“闺思”,则是对女子的思念之情。 下面是逐句释义: 东风里,多有绿涨庭莎,红堆檐树。——东风里,春天来了
生查子 其一 老叹,用晏小山韵(壬午) 尝吟愁叹多,遂觉欢歌少。 何事最伤怀,只为人当老。 白发便蒙头,莫向朱颜道。 请看落残花,曾占春风好。 注释: 生查子:词牌名,又名“百字令”。双调,四十六字。上下片各三平韵,一叠韵,上片第二句起为两平韵;下片第三句起为两平韵。有对偶句和长短句两种格式。 尝吟:指曾经吟咏或作诗。 愁叹多:因忧愁叹息而声声不绝。 遂:就。 欢歌少:欢乐歌唱之声渐稀。 何事
注释: 桑树的条蔓已经长满,正是蚕宝宝沉睡的时候;两行麦子依然铺盖在野地之上。 风雨已经持续了十几天,天气恶劣得很厉害。 可惜春天的农事因为这场雨而荒废了。 人们饥寒交迫的困境已经显现出来了。 灾害的发生无法预知天意。 年老的我忧虑国家时局没有好的办法。 自己被贬官,心里十分惊惶不安,泪水止不住流了下来。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谪居期间的作品。上片写景。首句写桑条绿满了田野,正说明春雨绵绵不断
【注释】 师归早记时将及:师,指和尚。归师,是指和尚回归。早记,是说早做准备。时将及,即将到来了。 别众清斋前一日:别众,即离开众。众,这里指和尚。清斋,是说吃素。前一日,是说前一天。 双趺坐去正逍遥,却笑愚人还痛泣:双趺,是说盘腿坐下的样子。趺,同“蹲”。去,是说离去。正逍遥,是说非常愉快。却笑,是说讥笑。愚人,是说普通人。还痛泣,是说还在悲痛哭泣。 留师顷刻应难得:留师,是说要留住和尚。顷刻
【解析】 此诗以“初夏”为主题,描写了诗人在初夏时节静坐于室内观云的情趣。全诗意境清幽闲适,表现了诗人闲情逸致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首句“入夏遂春过”,是说初入夏便已像春天过去了一样;“闭户人常静”,是说闭门静坐时家中总是静悄悄的;“日日闲来只看天”,是说天天无事可做只是看天上的云彩;“阅尽浮云影”,是说看着看着把云的影子看完了;“小睡倚栏时”,是说偶尔小睡倚着栏杆时;“又被莺啼醒”
渔家傲 题钱舜月小影(壬午) 久别乍逢常恋恋。 朱颜怪尔多凋换。 检取画真灯下验。 才似半。 殆非三十年前面。 坐倚绿梧青石畔。 闲来永日曾无倦。 展纸欲书忘笔砚。 人试看。 禅心诗思疑双遣。 注释: - 久别乍逢常恋恋:长时间分别后忽然相遇,心中常常感到依恋不舍。 - 朱颜怪尔多凋换:你的脸容好像经历了很多变化。 - 检取画真灯下验:在灯光下检查画作,看是否与真实的人物相符。 - 才似半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思想情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时,需通读全诗,理解诗意,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答题:诗人在描写春天景色的同时,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东风吹缓雨微停”写春风和煦,春雨绵绵,雨势渐小。“看来非是晴”点明天气不是好天,暗示诗人心情不佳。“姑姑何处唤鸠声”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愁怀不耐听”点明了诗人的心情是愁苦的
【译文】 长堤上贴着水面的野芹菜芽短小, 断烟中犹存着往日的楼馆。 游人路过处钟声在傍晚回荡。 日影西林落了一半。 燕子飞去、波间剪剪。 垂杨柳风开面面。 凭高未许双眸倦,且看红霞千片。 【注释】 杏花天:词牌名。 壬午: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 贴水芹芽短;指春末夏初的时节,水芹刚刚发芽不久。 断烟里、犹存旧馆;犹存着昔日的楼馆。 游人:指过往行人。 过处:经过之处。 钟声晚
这首诗的格式是:先输出诗句,然后给出译文,最后附上赏析。 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如下: ``` 醉蓬莱 寿悬崖和尚六十(壬午) 怪人生易老,纵入空门,亦既衰矣。 试问行年,半赵州云尔。 短发多华,倦眸微彻,但舌存遗齿。 善病维摩,众生难愈,故应如此。 昨我来时,小窗晴日,吟句谈经,跃然而起。 世寿当知,有无生深理。 墙角梅花,池头杨柳,漏泄禅心机。 岁岁常新,看师曳杖,向春风里。 ```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