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注】孟德:指曹操,字孟德。周郎:指周瑜。 怒潮来去,荡不尽、多少仙灵闲物。(注释:“仙”指赤壁古战场的仙人,“闲物”指历史遗物,如三国时的军事遗迹等。) 浪打矶头,依旧是、千尺银翻绝壁。(注释:“银翻”形容水花飞溅,“绝壁”指悬崖峭壁。) 孟德当年,周郎一世,彼此雠谁雪?(注释:“雠”同“酬”,意为报复。) 山花犹媚,不分儿女雄杰。(注释:“媚”指妩媚动人的花,“儿女”指年轻男女
这首诗是苏轼为成吉思汗所建的墓所作的自题诗。下面逐句翻译和赏析: 1. 英雄何物,是嬴秦一世,气吞胡虏。(译:英雄是什么?它是秦始皇一世,气势吞没了胡虏。) 注释:嬴秦一世表示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强大的秦朝。气吞胡虏意味着他的势力强大,足以征服所有的敌人。 2. 席卷瀛寰连朔漠,剑底诸侯齐俯。(译:他席卷了整个瀛洲和海角,剑下诸侯都俯首称臣。) 注释
【注释】: 清和新霁:天气清新,刚刚放晴。 杖孤筇:拄着一根独竹杖。杖,这里指手杖。筇,竹杖。 野外追随上客:在野外跟随那些有高雅情趣的人。上客,高贵客人。 望去琳宫千树里:远远看去,那琳琅玉立的宫殿好像在一千棵树中一样。琳宫,指寺院或佛阁。 磐响乍传遥碧:远处传来了磐石击打的声音,仿佛是在遥远的山色中回荡。磐,石磐,即石磬,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 山色当门:山的颜色正好映在门前,形容景色美丽。当
念奴娇·十一首其五 【注释】: 廿年 - 二十年。 正银屏莺语,嬉春时节 - 正当着银屏前听到黄莺的啼叫,是在春天游玩的时候。 压鬓熏香都贴妥,替掩画罗裙褶 - 把头发上的香气压住,使香气均匀,遮住了裙子上的皱纹。 翠帕分香,玉奁吹絮,一晌难轻别 - 用翠花帕将香气分到两边,玉匣子中把吹过的柳絮吹散,一时间难以离别。 打帘刚出,新妆鹦鹉能说 - 刚刚打开门帘,新装扮的鹦鹉会说话。 欣看临水朱门
诗句释义: 1. 入春几日,又匆匆分得,韶光刚半:春天来了,但时间过得很快,春天才过了一半。 2. 病里每愁佳节过,何况天涯羁怨:生病时常常担心过节时的痛苦,更何况我身在异地、思念家乡的孤独和苦闷。 3. 帐构余香,罗巾残墨,零落无人管:帐中的香气残留,罗巾上的墨迹已经干透了,没有人来打扫。 4. 东风归去,故园重问莺燕:春风归来,我再次回到故乡,想要询问那里的黄莺和小燕子。 5.
【注释】 故园:故乡。 又:又一次、再次。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四日或五日。 东风吹梦去:梦中的游子被东风吹得离开了故园。 晓枕醒来犹怯:清晨醒来仍然感到寒冷害怕。 洞口桃花,楼头杨柳,事事成轻别:指春天来临的时候,到处是花红柳绿,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让人心旷神怡,然而却不得不离开。 鹧鸪:一种鸟,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啼鹃:杜鹃,又名杜宇,相传是蜀王杜宇的化身。传说中
念奴娇 其一 中年到也,叹封侯、骨相奇零如此。热血一腔何处洒。日饮亡何而已。落水三公,坠车仆射,早冷人间齿。先生休矣!虽佳何与人事。 注释:中年以后,感叹自己的封官和封号奇特而稀少。我怀有满腔热血,却无处施展。每天只是沉溺于酒精之中。像屈原一样,被流放到长江边,又像贾谊一样被贬到长沙。这些先贤都早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我这样的先生已经老了,即使再优秀又能有什么用呢? 赏析
【解析】 此题是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注意通读诗词,理解诗词内容,把握其思想情感,并结合题目的提示信息分析概括。 “故园芜尽,便轻赍、归去依然飘泊”意为:家乡已被荒芜殆尽,我轻装上路,回去依然还是四处漂泊。这句诗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无奈。“旧拣牵船终隐地,头白团焦谁托”意为:我旧时曾挑选小船隐居在偏僻的山野,如今白发满头,谁来照顾我呢?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晚年的孤寂和无奈。“隔岸千山,长堤十里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姜夔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全词描绘了赤壁之战的壮阔场景,展现了作者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镜湖八百,把轻烟软翠,荡成词境。镜湖(今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古代诗人常以“镜”比喻湖光山色,如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此处指代赤壁附近的山水风光;轻烟软翠:形容水面上的薄雾和岸边的绿树交织成一片朦胧的景象;荡成词境
【译文】 客居他乡,在风雨凄冷中度过了清明寒食节。 小屋中一盏昏黄的灯下我扶着病体坐着,只有我的影子与自己相伴相怜。 水边卖艺的人吹奏着笙箫,山中小屋里烹煮着饧粥,离别故乡已经三年了。 杜鹃鸟难以飞到,深夜里何处传来啼血声? 愁思已到天涯海角,孤儿无依,老母流离失所,两地都音讯杳然。 更令人痛心的是,坟前的松柏楸树,都已长成行墓。如今浊酒一杯,无人为我洒落。 冷冷的月光照映着山花烂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