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外十三坡,居人总荷戈。
烟营江树尽,霜木陇云多。
樵爨村村屋,斧斤旦旦柯。
白驹空谷在,何事卜行窝。

卜筑

水外十三坡,居人总荷戈。

烟营江树尽,霜木陇云多。

樵爨村村屋,斧斤旦旦柯。

白驹空谷在,何事卜行窝。

译文:

在水边外的十三座山坡上,居住的人们总是扛着武器。

烟雾缭绕的江边树木已经看不到了,只有霜打过的树林和山间的云雾显得更为浓密。

村村都有烧火做饭的声音,伐木声也是此起彼伏。

早晨起来砍柴割草的人很多,他们不停地砍伐树木。

山谷中的马儿自由自在地奔跑,为何要在这里建造房子呢?

赏析:

卜筑,是一种古代的建房方式,即选择一块合适的土地,进行勘察、规划和建造。这首诗以诗人对卜筑场景的具体描绘,展现了古人建房的过程和环境。

首句“水外十三坡,居人总荷戈。”描述了卜筑地点的特点。十三坡可能是指周围有十三座小山丘或者地形起伏较大的地方。居人们总是拿着武器,可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也可能是为了防备可能出现的敌人。这种场景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存状态和人民对于家园的守护意识。

第二句“烟营江树尽,霜木陇云多。”描绘了卜筑地点周围的自然环境。烟雾缭绕的江边树木已经看不到了,只剩下霜打过的树林和山间的云雾显得更为浓密。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幅山水画中。同时,这也暗示了卜筑地点地势较高,能够俯瞰周围的美景。

第三句“樵爨村村屋,斧斤旦旦柯。”“樵爨”指的是烧火做饭,“斧斤”则指砍伐树木的工具。这句诗描绘了村民们忙碌的场景。村村都有烧火做饭的声音,伐木声也是此起彼伏。这种繁忙的景象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古人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于劳动的尊重。

第四句“白驹空谷在,何事卜行窝。”是整首诗的总结句。白驹指的是骏马,空谷则是指山谷中的空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卜筑地点的思考。为何要在这里建造房子呢?或许是因为这里的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或许是因为这里交通便利、方便出行;或许是因为这里有着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发展机遇…然而无论何种原因,诗人都对此表示出了一种淡然的态度。他认为,只要自己过得快乐、满足就好,不必过于纠结于卜筑的原因和目的。这种豁达的态度让人感到温暖和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