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尘冉冉似蓬飘,犹有衡门拥艾萧。
锦里几家红叶树,华峰千仞碧云标。
晓因童子坡头牧,夕约邻翁谷底樵。
秋月春花随地有,归来莫待楚辞招。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风尘冉冉似蓬飘 - “风尘”通常指代世俗的纷扰和尘世,“冉冉”则形容缓缓上升的样子。这句诗意味着外界的纷争与杂事像是随风飘扬的蓬草一样,难以阻挡地影响着自己。
  2. 犹有衡门拥艾萧 - “衡门”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低矮的门,常被用来隐喻隐居的生活。而“艾萧”,可能是一种植物,常用来形容自然美或高洁的气质。这句诗表达出诗人虽身处纷扰之中,但仍保留着一份超脱物外的高洁情怀。
  3. 锦里几家红叶树 - “锦里”通常指繁华的街道,“红叶”指的是秋天特有的树叶变红的景象。这里可能是在描述一个繁忙的城市中还有几家人家保持着秋天的宁静和美丽。
  4. 华峰千仞碧云标 - “华峰”指高耸的山峰,“千仞”表示极高的高度。这句诗描绘了山峰之高,如同云雾缭绕,令人难以企及。
  5. 晓因童子坡头牧 - “晓因”指的是早晨,“童子”指的是年幼的孩子,“坡头牧”即在山坡上放牧。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清晨与孩童一起放牧的情景。
  6. 夕约邻翁谷底樵 - “夕约”指的是傍晚时分,“邻翁”可能是邻居中的一位老者,“谷底樵”即在山谷中砍柴。这句诗描绘了傍晚时与邻居老人一同在山间砍柴的情景。
  7. 秋月春花随地有 - “秋月”和“春花”分别代表秋天和春天的美好景色,这里的“随地有”表明这些景色无处不在。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其随处可见的特点。
  8. 归来莫待楚辞招 - “楚辞”可能是指古代的《楚辞》,这里作为文学修养的象征。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不要等到像屈原一样需要借助楚辞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志向的时候才回来。

赏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诗人虽然身处于喧嚣的世界,但依然能保持一种清高的人格和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诗中多次提到“风尘”、“蓬飘”、“红叶”、“碧云”、“童子”、“樵夫”,这些元素共同勾勒出一个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理想生活图景。此外,诗人对于四季变换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也反映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流转的哲学思考。结尾的“楚辞招”更是点出了诗人对传统文学形式的依赖,以及在追求自我表达时不愿过于依赖古典的形式。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理想化描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