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筑居青涧傍,数间矮屋如舟航。
清风粼粼白石烂,满目野水凝秋光。
浴水凫鹭闲来去,凭栏总是沧洲趣。
竹间凉月白纷纷,更似芦花最深处。
高情阅世犹虚舟,久矣委心从去留。
秋风不待归张翰,夜雪每疑来子猷。
儿童忽报前川涨,云雾轩窗九天上。
故园梦断酒初醒,落日遥闻采莲唱。
西安城边芳草多,乱汀横渚尽烟波。
纫兰为佩寄远道,又恐闲门无客过。
迢递江南望江北,住久岂知身是客。
多情我自爱桐乡,自信鸥盟寒不得。
亦有扁舟彭蠡宾,别却槎头今几春。
明朝便合投簪笏,向子亭边与卜邻。
诗句:野航亭为陈晋赋
译文:
山人筑居青涧傍,数间矮屋如舟航。清风粼粼白石烂,满目野水凝秋光。浴水凫鹭闲来去,凭栏总是沧洲趣。竹间凉月白纷纷,更似芦花最深处。高情阅世犹虚舟,久矣委心从去留。秋风不待归张翰,夜雪每疑来子猷。儿童忽报前川涨,云雾轩窗九天上。故园梦断酒初醒,落日遥闻采莲唱。西安城边芳草多,乱汀横渚尽烟波。纫兰为佩寄远道,又恐闲门无客过。
注释:
- 野航亭:一种建筑形式,没有固定的屋顶,四面敞露,可以观赏四周的风景。
- 陈晋:此处指诗人陈晋,是这首诗的作者。
- 青涧:形容溪水的颜色呈青色,清澈见底,如同一条清澈的涧溪。
- 山人:这里指诗人自己,以山人自喻,表明自己的隐逸生活。
- 数间:表示数量不多,但足以形成一定的规模或氛围。
- 舟航:比喻房屋如同船只一样,能够在水上漂浮,具有轻盈和灵活的特点。
- 清风粼粼:形容清风拂动水面,泛起粼粼波光的景象。
- 白石烂:形容白色的石头在阳光照射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 野水:指的是野外的水,可能是指山涧的溪流或者湖泊中的水。
- 沧洲趣:指在宽阔的水面上乘风破浪的感觉,充满了冒险和探索的乐趣。
- 竹间凉月:形容月光透过竹林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 芦花最深处:暗示了某种地方或者事物最为隐秘、最为珍贵的地方。
- 高情阅世犹虚舟:表达诗人对世事的淡漠和超脱,就像一只空船在海上漂泊,不受世俗影响。
- 张翰归:用典指三国时期魏国官员张翰离开家乡到洛阳做官时,看到美丽的秋景就想起家乡的美好,于是想回家乡看看。后来他用“归去来兮”作为告别故乡的词语。这里的“秋风”、“夜雪”分别暗指张翰和子猷(东晋画家),他们分别在不同季节中感受到家乡的美,并产生了强烈的思乡之情。
- 西城:指西安城,古称长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城之一。
- 芳草多:描述西安城周围的自然环境,芳草萋萋,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风景画,通过精细的观察和生动的描述,展示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的生活环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评析:
吴当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主题思想,成为了元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也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元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审美情趣。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不详,但从诗的内容来看,它可能是在诗人隐居于某处山涧小屋时所作。诗人在山涧小屋中度过了很多美好的时光,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到了生命的宁静和美好。因此,他选择将这一生活片段以诗的形式记录下来,以此纪念这段难忘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