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便道。昨夜雪中开了。次第不将消息报。探芳人草草。
宜在嫩寒清晓。兴比孤山更好。篱落逢花须醉倒。惜花人易老。

【注释】

谒金门:词牌名,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三平韵。此词上阕咏梅,下阕抒怀。

西斋得梅数枝色香可爱一日为泽倅崔仲明窃去感叹不己因赋:在书房里得到了几枝梅花,颜色香味都很可爱。有一天,因为崔仲明偷偷地摘走了,我感到非常惋惜,感慨不已,因此写下了这首词。

谁便道:难道是谁说的吗?昨夜雪中开了。次第不将消息报。探芳人草草:你匆匆忙忙地来探看梅花。

宜在嫩寒清晓:最适合在初冷的早晨。兴比孤山更好:赏花兴致要比独自欣赏孤山的景色要好。

篱落逢花须醉倒:遇到梅花就要醉倒。惜花人易老:可惜爱惜花的人很容易衰老啊!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抒怀之作。上阕前半写梅,后半抒情;下阕前半咏梅,后半抒情。全词借咏梅抒写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珍惜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因惜花而易老的惆怅。

起句“谁便道,昨夜雪中开了”,是说有人(也许是友人)昨夜冒着大雪来到书房,看见有梅花开放,就把它折去了。作者没有直说自己看到这情景,而是用“谁便道”三字带过,既显得委婉含蓄,又表现出一种意外之感。这一句中的“昨夜”一词,不仅表明了事情发生的时间,而且渲染了一种寒冷的气氛,为下文写梅花的娇艳、高洁作铺垫。“次第不将消息报”,“次第”二字,既表现了梅花开放的顺序,又暗示了自己对梅花开放的惊喜。“探芳人草草”,说明作者当时的心情是喜悦而又急切的。一个“草草”两字,写出作者见到梅花时那种急不可耐的心情。这两句是上阕第一层。

“宜在嫩寒清晓”,是说这种梅花最适合在清早的时候开放,因为此时正是寒冬,梅花开放,与寒天相映成趣,更显出梅花的高洁。“兴比孤山更好”,是说赏花的兴致比独自欣赏孤山的景色还好。孤山即断桥,位于杭州西湖西北岸白堤之东,这里借以代指赏梅之地。这一句既是写赏梅的兴致,又是说赏梅的地点,可见作者对这次赏梅之行是多么的高兴。“篱落逢花须醉倒”,是说如果偶然遇上梅花就禁不住要醉倒。“篱落”,篱笆、篱笆圈围成的院子或园林之类,这里指花园;“逢花”,遇见梅花;“醉倒”,形容十分喜爱梅花到了忘形的地步。这一句是上阕第二层。

下阕开头两句“宜在嫩寒清晓,兴比孤山更好”,是上阕的重复和展开。从“宜在”到“兴比”四句,都是对梅花的赞美和赏爱。“篱落”、“逢花”、“醉倒”三词,反复出现,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特别是“篱落逢花须醉倒”,不仅写出了赏梅的兴致,而且也写出了赏梅的结果——被梅花迷住,以至于忘了自己的形迹。“惜花人易老”,是说爱惜花草的人容易衰老,这是全词最后两句,也是全词的主旨所在。作者在上阕中已经流露出了爱惜梅花、珍视友情的感情,而这两句则是把这种惜花之情进一步加以深化,使之成为对生命的一种哲理的沉思。“惜花”与“人易老”,看似矛盾,实则统一。因为只有珍惜生命,才能使生活更有意义,而只有在珍惜生命的过程中才会感到生命的短暂,才会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尤其是像观赏梅花这样的难得的时光。

全词以咏梅为主,抒发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对朋友的怀念之情。词中既有对梅花的喜爱,又有对人生易老、光阴似水的感喟,体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深沉的情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