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定离交坎,心澄木并金。
四般归一处,全在洁庵成。

《双赠程洁庵十六首(其十六)》

存诚终入圣,致敬便通玄。 动静了无碍,逍遥乐自然。

注释

  1. 性定离交坎:性指的是人的本性,定代表稳定,离交坎指脱离争斗和冲突。这里表达的是一个人如果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就能够远离争斗与冲突。
  2. 心澄木并金:澄是清澈的意思,木表示树木,比喻正直;金则象征金属般坚硬的品质。这两句诗表明只有内心如水般清澈,才能像树木和金属一样坚强正直。
  3. 四般归一处:这里的“四般”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四种修行方法——布施、持戒、忍辱和精进。它们共同指向一个目标——修行者的圆满成就。
  4. 全在洁庵成:洁庵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或人物,全在这里意味着一切的完成和实现都依赖于这个“洁庵”。
  5. 存诚终入圣:存诚指保持诚实和真诚,终入圣表示最终达到圣人的境界。
  6. 致敬便通玄:致敬可能是对某人的尊敬或崇拜,通玄则表示达到了高深的领悟。
  7. 动静了无碍:动与静是相对的概念,无碍则表达了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不受任何限制或障碍。
  8. 逍遥乐自然:逍遥表示自由自在地生活,乐表示快乐,自然则强调顺应自然。
  9. 敬君方识道:这句诗表达了只有通过尊敬他人,才能真正理解或领悟到某种道理或知识。
  10. 道法自然贵有真:道法指道家的教义,自然表示遵循自然规律,贵有真则强调真正的价值在于真实不虚。
  11. 清虚一念超尘世:这句诗描绘了一种超越世俗纷扰的心境,通过内心的清虚和一念之差,超越了红尘世界。
  12. 妙用由来非外求:妙用即奇妙的使用,由来则表示源自何处,非外求则强调这种奇妙使用并非来源于外界,而是内在的修养和智慧。
  13. 万化根源在一心:这句话指出万事万物的变化都源于一个人的心意,强调了内心状态对于外在表现的决定性影响。
  14. 敬君方识道:这句诗再次出现,强调只有通过尊敬他人,才能真正理解或领悟到某种道理或知识。
  15. 道法自然贵有真:这句话与上一句相同,强调真正的价值在于真实不虚。
  16. 清虚一念超尘世:这句诗描述了一种超越世俗纷扰的心境,通过内心的清虚和一念之差,超越了红尘世界。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修行者如何通过内心修炼和对他人的尊重来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展现了一种追求真理和内在平和的生活哲学。诗人通过对自然和谐与心灵自由的向往,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追求精神升华的理想状态。

在欣赏这首诗时,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修行过程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还能体会到他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这种理念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寻找心灵的宁静和自我提升的机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