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杖棕鞋去去赊,一春红到杜鹃花。
山椒雨暗蛇如树,石屋春深燕作家。
老父行寻灵运屐,道人唤吃赵州茶。
明朝尘土芙蓉路,犹忆山僧饭一麻。

【注释】

竹杖:用竹子制成的手杖。棕鞋:用棕皮做的鞋子。去去赊(shē):指走得很慢,悠闲自在。杜鹃花:杜鹃鸟的叫声像“不如归去”。山椒:山中高处,此处形容杜鹃花开在山上。蛇如树:形容山椒处杜鹃花盛开得密如树木。石屋:指山中的石屋。春深:春天来了。燕作家:燕子筑巢于树上。灵运屐(jī):东晋诗人陶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后人称为靖节先生,他爱穿木屐,所以此处说他的木屐。道人:道士。赵州茶:唐代僧人赵州从谂,因在赵县种茶而名“赵州”。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游者身份登上雁山,目睹了杜鹃花的繁茂、山椒处的密如树林的杜鹃花,还有燕子筑巢于树上的情景,并想象出古人登山的情景。作者通过写景,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竹杖棕鞋去去赊,一春红到杜鹃花。”诗人用“竹杖”和“棕鞋”写出自己的行走状态,显得悠然自得,慢悠悠地走着。“一春红到杜鹃花”描绘了杜鹃花盛开的景象,色彩鲜艳,生机勃发。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雁山的美丽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自然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颔联“山椒雨暗蛇如树,石屋春深燕作家。”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山水之间的美景。“山椒雨暗蛇如树”描绘了雨后山椒处的景色,雨水将山上的石头打湿,石头上长满了青苔,看起来像是一条条蛇在爬行。“石屋春深燕作家”则描绘了春天到来之后,山中石头房子被燕子占据,成为了它们的家。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颈联“老父行寻灵运屐,道人唤吃赵州茶。”这两句诗则是对古代隐士的生活进行了描绘。“老父行寻灵运屐”指的是一位老人正在寻找陶渊明当年留下的木屐。“道人唤吃赵州茶”则描绘了道士召唤人们喝赵州的茶叶。这两句诗通过对古代隐士生活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尾联“明朝尘土芙蓉路,犹忆山僧饭一麻。”这两句诗则是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在繁华的尘埃中保持一颗纯洁的心,继续追求那份宁静的生活。同时,诗人还回忆起曾经在山中遇到的那个隐逸的老和尚,他曾给过他一碗饭,那碗饭只有一根麻绳粗细。这一情节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过去经历的回忆,也表达了他对那种淡泊名利、远离尘世的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雁山的美丽景色和隐逸生活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