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还同箭离弦,题诗修竹记他年。
芦人楚语时相问,估客巴歌也自传。
遥望牵帆上南斗,正逢飞雁出青天。
绵绵远道劳归梦,忽见梅花意惘然。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离别还同箭离弦 - 这句诗描绘了离别的情景,用“箭离弦”形象地比喻时间飞逝,人们如同被射出的箭一样迅速离开。这表达了一种紧迫感和即将分离的情感。

  2. 题诗修竹记他年 - 此句意味着在离开前,有感于自然美景而留下诗句以作纪念。”修竹”指长而直的竹子,象征着高洁或坚韧。这里的“记他年”意味着将来某一天可能会再次相遇。

  3. 芦人楚语时相问 - 描述了一个场景,即当地人(这里指楚国的人)使用楚语向远行者提问,显示了文化交流与互动。”楚语”可能指的是楚地特有的语言或方言。

  4. 估客巴歌也自传 - 这句话提到了“估客”,指的是长途跋涉贩卖货物的商人,他们常常唱着歌曲行走在旅途中。”巴歌”很可能指的是四川或重庆一带的民间歌曲。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行商文化画面,反映了地方特色及其对旅途的影响。

  5. 遥望牵帆上南斗 - “南斗”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星宿之一,代表着南方的天空。诗人通过观察星辰,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向往。

  6. 正逢飞雁出青天 - “飞雁”通常用来象征书信,这里可能是指诗人通过信鸽或其他方式寄出的信件。”青天”则形容天空的广阔无垠,暗示着消息的传递速度快如飞鸟。

  7. 绵绵远道劳归梦 - 表达了远离家乡、旅途辛苦的无奈和辛酸。”绵绵”形容道路遥远,”劳归梦”则是指旅途之累使得夜晚难以入睡,常常在梦中回到家乡。

  8. 忽见梅花意惘然 - “忽见梅花”可能是由于天气变化或季节更替,诗人突然看到了盛开的梅花。“意惘然”表明诗人因看到梅花而感到心情复杂、迷茫,可能是因为对故乡的思念、对旅途艰辛的感慨或是对春天的期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旅行者与周围环境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重逢与思乡之情的深刻体验。从离别的急迫到途中的风景,再到远方的牵挂,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细腻的语言,构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旅途中的苦乐交织。特别是结尾两句,通过对比“梅花”与“远道”的情境,不仅增添了诗意,也深化了主题,使整首诗充满了深情和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