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湾西乱石矼,萧萧落木见秋江。
渔郎击楫悲歌意,不道风吹上客窗。
【注释】
枣树湾:地名,即“枣树湾村”。
矼(xiè):石堆。
萧萧:形容树木的枝叶飘落的样子。
上客:这里是指诗人自己。
【赏析】
这是一首秋江小景诗。首句点明地点,第二句写景,写出了秋天萧瑟凄冷的气氛。第三句是全篇的关键,也是此诗最妙之处。它以渔郎击楫为喻,抒发作者在清秋中孤独、寂寞的心情。“不道”二字,道出了作者对秋风的感受与理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所作。诗人通过描绘一个秋江晚景图,表现了诗人在深秋时节的孤独和寂寞之感。
开头两句,就点出了题目中的“枣树湾”和“西”,并把“乱石”置于“矼”之上,突出其险峻的特点,同时用“萧萧落木”来渲染出一种秋意浓重的意境,为下面抒情作铺垫。这两句诗既描写了自然景色,又表达了作者的情思,二者水乳交融,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三、四句紧承上联而来。前三句都是写景,最后一句才是抒情,这种写法是很有特色的。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感受,而是通过“渔郎击楫悲歌意”的想象来表达出来,既显得含蓄委婉,又使诗歌更富于艺术感染力。“渔郎”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据说是河伯娶妻时乘船过天河而变成的,他在这里指代的是那些因生活所迫而不得不去江湖打鱼的人。他们的生活本很艰苦,但当他们听到风吹过水面的声音时,却会产生一种错觉,以为那是来自远方亲人的呼唤,从而引起他们的哀愁和悲伤。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来表现自己内心的感受。他虽然身居闹市,但内心却是孤寂而惆怅的,这与前面所写的“渔郎击楫悲歌意”是多么相似啊!
诗的前两联都是写景,后两联则是抒情。由于诗人没有直抒胸臆,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这就使得诗歌更耐人寻味,也更能打动读者的心弦。这首诗之所以能够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正是因为它具有这样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