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情世事催人老。不觉风光好。江南无处不萧条。何处笙歌灯火做元宵。
承平父老头颅改。就里襟怀在。相逢不忍更论心。只向路傍握手共沉吟。

虞美人 · 柳滨泛荷

注释:

无情世事催人老。不觉风光好。

江南无处不萧条。何处笙歌灯火做元宵。

承平父老头颅改。就里襟怀在。相逢不忍更论心。只向路傍握手共沉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全诗以“无情世事催人老”开篇,直抒胸臆,感叹时光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接着,诗人用“不觉风光好”来反衬内心的无奈和哀伤,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江南无处不萧条,表达了诗人对江南地区的萧条景象的观察和感叹。这里的“萧条”不仅仅是指自然景观的荒凉,更是暗示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

何处笙歌灯火做元宵?表达了诗人对节日喜庆氛围的失望和无奈。这里,诗人用“何处”来反问,表达了对欢乐和祥和氛围的渴望和失落。

承平父老头颅改。就里襟怀在。表达了诗人对和平时期的向往和对人民内心世界的观察。这里的“承平”指的是和平时期,而“父老”则是指那些经历过战乱的人。诗人通过对比战争与和平时期的差异,表达了对和平的珍视和对人民内心世界的观察和理解。

相逢不忍更论心。只向路傍握手共沉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和对交流的渴望。这里的“不忍再论心”意味着不愿意因为争执而破坏了彼此的情谊,而“只向路傍握手共沉吟”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与他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的愿望。

这首诗通过对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友谊和交流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状和人民的苦难,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