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绣。轻揎罗袖。背倚秋千。杜鹃。年年恼人三月天。锦笺。空将心事传。
小玉偷移筝上雁。弦索断。惊起睡鸳散。粉墙西。杨柳堤。马嘶。谁家游子归。

【注释】

《河传·戏效花间体》是一首词,全词共四句五十九字。作者以婉约之笔,写闺中少妇春日怀人之情。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首三句写女子倚秋千时的情景:倦绣,指少妇因思忆而疲倦的容颜;轻揎罗袖,指她轻挽着衣襟。“背倚”“秋千”两句承上写女子倚秋千时的神情。杜鹃鸟声声催归,引起她的愁绪,因此她年年都在这三月里感到恼人。“锦笺”两句写她把心事写成了书信。

“小玉偷移筝上雁”,用李益的典故,描写少妇思念情人的情景。李益在长安遇一歌妓小玉后,两人感情甚笃。后来小玉为大乐府女弟子所妒,被发配到冷宫,李益也因事被贬至边地。他写下许多诗篇寄给小玉,其中有一首《从军北征》。小玉收到信后,偷偷地把一只雁放在筝头上作为回信,托它飞回李益身边。

“弦索断”二句写少妇听到雁鸣声后的反应。原来筝上雁是用弦索来控制的,当它鸣叫时,弦索就会断落。这一断,就表示少妇的心和雁一样断了。“惊起睡鸳散”,是说睡鸳鸯也被惊醒了。

“粉墙西”三句写少妇听到马嘶声后的反应。原来那匹游子马,就是她心爱的情人,如今却要归来,她当然非常担心。“谁家游子归?”这句既是问话,又含无限情意。

【赏析】

这是一首词,全词共四句五十九个字。

这首词是写少妇春天怀人的情态。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前两句写少妇倚秋千时的情形,“慵”、“懒”二字表现了她内心的烦闷。“年年”二句写她因伤春而心烦意乱,所以每逢三月,总是惹得她心上难过。“锦笺”三句写她把相思的情怀写成了信笺,寄给了远方的情人。下片写少妇听到游子归来的马嘶声后的情状。“小玉偷移筝上雁”一句,借用李益的典故,描写少妇思念情人的情景。“弦索断”二句写少妇听到雁鸣声后的反应。原来筝上雁是用弦索来控制的,当它鸣叫时,弦索就会断落。这一断,就表示少妇的心和雁一样断了。“惊起睡鸳散”三句写少妇听到马嘶声后的反应。原来那匹游子马,就是她心爱的情人,如今却要归来,她当然非常担心。“谁家游子归?”这句既是问话,又含无限情意。

这首词是典型的“花间”词风。词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春光明媚,少妇在花园中倚着栏杆,眺望着远方。她身着美丽的衣裳,头戴金钗银簪,显得格外娇媚动人。然而,她的心中却充满了忧郁和孤独。她看着那飞舞的蝴蝶和鸟儿,想起了自己心中的爱人,不禁泪如泉涌。

此词以“倦绣”开篇,点出少妇的慵懒之态,接着描绘了她倚在秋千上的神态,最后以“谁家游子归”作结,表达了少妇对远方游子的深深思念。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