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静。雨摇灯影。梦绕天涯。路赊。水边小梅开几花。人家。酒旗何处斜。
客路冰霜惊岁晚。情绪懒。长是念疏散。小溪滨。犹有春。故人。几时相见频。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作品,题目为“河传·戏效花间体”,这是一首模拟唐代诗人温庭筠《更漏子》的词。
下面是对这首词逐句的解释:
人静。雨摇灯影。梦绕天涯。路赊。水边小梅开几花。
注释:夜晚安静的时候,窗外雨声摇曳着灯光的影子,我在梦中飘荡在遥远的天边。道路漫长而遥远,水边的梅花已经盛开了数朵。人家。酒旗何处斜。
注释:远处的村庄,哪家有挂起的酒旗?客路冰霜惊岁晚。情绪懒。长是念疏散。
注释:旅途中的风雪寒冷让岁月感到寒冷,我的情绪变得慵懒。我经常思念离别的人儿,总是觉得他们正在被分散开来。小溪滨。犹有春。故人。几时相见频。
注释:在小溪的旁边,春天依旧存在。远方的朋友,何时才能再次相见频繁?
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夜晚寂静、窗外雨声和远方梅花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作者以”人静”开头,描绘了一个寂静无声的夜晚,接着通过”梦绕天涯”表达了他心中的迷茫和远方的思念。
词人转向了实际的场景,提到了”酒旗”和”水边小梅”,这些元素与词人的心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酒旗代表了热闹和欢乐,而水边的梅花则是清雅和孤独的象征。这种对比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一方面想要摆脱孤独,享受生活的快乐;另一方面又无法摆脱对过去的怀念和思念。
在词的后半部分,”客路冰霜”和”情绪懒”进一步加深了词人的忧伤情绪,他感到岁月无情,自己被困在旅途之中,心情变得慵懒和忧郁。”长是念疏散”更是透露出他对离别之人的深切思念。
结尾处,词人提出了一个疑问:“小溪滨。犹有春。”这句话既包含了对春天的期待,也暗示了对未来重逢的渴望。最后一句“故人。几时相见频”则直接表达了词人对于与朋友相聚的强烈愿望。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忧郁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它不仅仅是一段文字的描述,更是一种情感的流露,让人读来不禁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