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烟古木。渐暝入小溪,鸥鹭如玉。斜倚孤篷眺晚,毳裘寒肃。秋娘渡口山横处,旧曾寻、五陵芳躅。画楼灯火,如今冷落,尘满花屋。
奈景物因人反复。算千古风流,今有谁续。苕水东边月上,酒醒人独。角声吹、老梅三弄,想依稀、曾梦蛾绿。西风回首,山中有人,满头黄菊。
【注释】
疏帘:指稀疏的帘幕,这里用来比喻秋天的景色。
淡月:明亮的月光。
黄伯成吴兴道中韵:黄伯成是作者朋友,吴兴是杭州一带。
苍烟古木:指烟雾弥漫,树木苍老。
渐暝入小溪:渐渐天色昏暗,进入小溪。
鸥鹭如玉:指水鸟像玉石一样洁白美丽。
斜倚孤篷眺晚:斜倚着一只小船的篷布远眺傍晚时分的景色。
角声吹、老梅三弄:听到远处传来角声在吹奏梅花三弄。
曾梦蛾绿:曾经梦见过蛾子的颜色。
西风回首,山中有人,满头黄菊:看到西风吹动树叶,回头看去,山上有位老人,他头上满是黄色的菊花。
【赏析】
《疏帘淡月和黄伯成吴兴道中韵》是一首咏物抒怀诗。全诗通过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写诗人眺望黄昏景色,以浓重的色彩点明时间已到傍晚时分。“苍烟”二句写诗人在黄昏时分,斜倚孤篷眺望小溪,只见江面上白鸥翔集,犹如白玉,而岸边的树林也笼罩在暮色之中,显得分外清幽。“斜倚”二字写出了诗人的情态,突出了他孤独寂寞的心情。“寒肃”二字则写出了诗人所见之景,寒气逼人,可见天气之寒冷;又见“毳裘”,说明此时已是深秋,寒气更甚。这两句既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又渲染了环境的凄清。“秋娘渡口山横处”,这是说诗人在秋娘渡口,看见山横处的景象。这里的“秋娘”当是指秋日的姑娘,“横”当是指倾斜的意思。“旧曾寻”三字表明诗人曾多次来到此地寻找过什么,但未果。“五陵芳躅”一句中的“芳躅”当是指美好的足迹。“画楼灯火”句中的“灯火”当指的是楼上的灯光。“如今冷落,尘满花屋”一句写出了诗人所见之景,楼阁虽然灯火通明,但却已无人居住,只有灰尘布满了屋子。这一景象与前面“孤篷”所写之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更加突出了诗人孤独凄凉的心情。
下阕首句“奈景物因人反复”,意为无奈的是景物随着人的变化而变化。“算千古风流,今有谁续”二句,意为算来自古以来有多少风流才俊,今天又有谁能继承他们呢?“苕水东边月上,酒醒人独”二句,意为苕水东边月亮已经升上了天空,我醒来独自饮酒。“角声吹、老梅三弄,想依稀、曾梦蛾绿”二句,意为听到远处传来角声在吹奏梅花三弄,我想那梦中的蛾子颜色应该是绿色的吧。最后一句“西风回首,山中有人,满头黄菊”二句,意为看到西风吹动树叶,回头看去,山上有位老人,他头上满是黄色的菊花。
这首诗通过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