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歌一曲江南暮,依稀灞桥回首。立马东风,送人南浦,认得当年杨柳。梨花过后。悄不见邻墙,弄梅纤手。绮陌东头,个人还似旧时否。
相如近来病久。纵腰围暗减,犹未全瘦。宿酒昏灯,重门夜雨,寒食清明依旧。新愁谩有。第一是伤心,粉销红溜。待约明朝,问舟官渡口。
【注释】
甲戌:宋孝宗淳熙八年。
灞桥:古关名,在长安东。
东风:春风。
绮陌:华美的路。
相如:司马相如,汉武帝的文学侍从之臣,曾作《长门赋》等赋。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对清明时节所感之情的自我写照。上片追忆江南暮春时的送别旧事;下片抒写自己近来病后酒醉时愁苦的情态。全词以“伤心”二字为线索,贯穿始终,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上片首二句写词人站在灞桥上送别友人的情景。“离歌一曲江南暮”,起得突兀,却能唤起读者的想象,使人自然联想到词人的江南旧地。“依稀”二字点出送别时所见的杨柳,与灞桥上的柳树相似,而当年送别的地点正是灞桥,故云。“立马东风,送人南浦,认得当年杨柳。”这几句写词人送别时的心情和所见之景。东风送人,意味着别离,也暗寓了词人的心境。“认得”二字,写出了灞桥上杨柳的熟悉程度,也暗示了词人送别旧友的心情。最后二句,由景及人,由今到昔,写词人对当年送别旧友的回忆和感慨。“悄不见邻墙,弄梅纤手。”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清幽宁静的画面,使人想起当年送别时,自己与友人分别时那一段难忘的记忆。
下片开头三句承上片“第一是伤心”之意,抒发自己因思念旧友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感。“相如近来病久。”用西汉司马相如的故事,表明自己因病长期不能参加公务,从而产生一种失落之感。“宿酒昏灯,重门夜雨,寒食清明依旧。”这三句写词人因病未能参与公务,只能在家中饮酒消愁,而清明节又是一年一度扫墓祭祖的日子,因此心情更加沉重。接着“新愁谩有。第一是伤心,粉销红溜。”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词人的悲伤之情。“新愁”二字表明,词人虽然已经消解了旧日的忧愁,但心中仍然充满了新愁。“待约明朝,问舟官渡口。”最后一句则表明,词人决心要等到明天再约友人一同前往码头,以便乘船渡江去看望他的朋友。
全词以“伤心”为主线,通过对送别、思旧、伤春等情景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因疾病而不能参加公务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以及因思念旧友而产生的伤感情绪。整首词语言优美,结构严谨,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