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氏禅经律论,儒家传记诗书。老君三六部真符。止论一心两字。
了得一明心地,诸余土苴何须。忘形忘气总归虚。到此实非譬喻。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的综合理解和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题,首先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情感基调,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逐句进行翻译和赏析。本诗的首句“释氏禅经律论”表明了这是一首宗教哲学类的诗作。颔联“儒者传记诗书”则表明这是一首文学类的作品。尾联“到此实非譬喻”则表明这是一首说理类的作品。
全诗以议论为主,没有写景抒情的成分。诗人运用典故和引经据典的方式,从佛教禅宗的角度,阐述儒家经典中关于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表达了自己的思想主张与人生理想。
【答案】
译文:
释氏的禅宗经律论,儒家的经典是诗书,老子三六部真符。只讲一心两字。
了得一明白心地,其他都是土鸡粪,不需要再提。忘掉形和气,归于虚空,达到无为的境界才是真正的道理。
赏析:
此诗为佛道结合之作。首句“释氏禅经律论”,即表明了这是一部佛家的著作;“儒家传记诗书”,说明这是一部儒家的著作。“老君三六部真符”,即表明这是道家著作。
这首诗用佛教禅宗的观点来评论儒家经典,认为《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都只是“止论一心两字”,其余的都不过是些“土鸡粪”。作者认为只有“悟到一明心地”才能达到真正的道理。
全诗以议论为主,没有写景抒情的成分。诗人运用典故和引经据典的方式,从佛教禅宗的角度,阐述儒家经典中关于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表达了自己的思想主张与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