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都方遘患,凤兮叹德衰。
谷口郑子真,于马少栖迟。
躬耕本逃名,雄也反誉之。
虽违括囊意,庶合知几辞。
如何定山阳,令族适在兹。
隐德尚先世,食粟匪茹芝。
黄鸟忽嘤鸣,白驹当絷维。
所以庞德公,终为隐者师。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西都方遘患:
- 西都:指的是古代长安或洛阳等西部的重要城市。
- 方遘患:正遭受着灾难或困难。
- 凤兮叹德衰:
- “凤兮”是对凤凰的尊称,这里可能用来比喻某人具有卓越的德行。
- 叹德衰:感叹其德行已经衰退。
- 谷口郑子真:
- 谷口:地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宝鸡市,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交通和商业中心。
- 郑子真:指郑子真君,一位著名的隐士或高僧。
- 于马少栖迟:
- 在这里“于马”可能指代隐居的生活状态或者某种特定的动物(如马)的象征意义。
- 栖迟:停留或居住。
- 躬耕本逃名:
- 躬耕:亲自劳作耕作。
- 本逃名:原本逃避名利,过着隐逸的生活。
- 雄也反誉之:
- “雄”可能指代某人或某物,表示其具有雄伟、杰出的特点。
- “反誉之”即反而获得赞誉。
- 虽违括囊意:
- 违:违背。
- 括囊意:保守、谨慎的心态。
- 庶合知几辞:
- 庶:或许、希望。
- 合知几辞:符合明智的言辞或行为。
- 如何定山阳:
- “如何”是一种疑问的语气词。
- “定山阳”可能是指在某个特定的地方(山阳)定居或建立基业。
- 令族适在兹:
- “令族”可能指的是某个家族或宗族。
- “适在兹”意味着正好在这个位置。
- 隐德尚先世:
- “隐德”指隐藏的德行或高尚的品德。
- “尚先世”可能指继承或发扬祖先的优良传统。
- 食粟匪茹芝:
- “食粟”指的是吃粮食,而“非茹芝”则表明并不是追求长生不老。
- 这可能是在批评那些追求虚无缥缈的长生之道的人。
- 黄鸟忽嘤鸣:
- “黄鸟”可能是指黄鹂或其他鸟类。
- “忽嘤鸣”表示突然发出清脆的鸣叫声。
- 白驹当絷维:
- “白驹”(白色小马)象征着年轻和活力。
- “当絷维”表示应当被束缚或限制,可能是用来形容年轻人应该有所作为,而不是沉迷于安逸的生活。
- 所以庞德公:
- “庞德公”可能指的是东汉末年的隐士庞德公。
- 这可能意味着这首诗是在赞扬庞德公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和精神。
这首诗通过对西都当前状况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时代动荡和个人道德沦丧的忧虑。同时,通过赞美郑子真的隐逸生活,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理想状态。最后一句“所以庞德公”,则是对这种理想生活的推崇,认为像庞德公这样的隐士才是真正的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