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丛堂下萱,蔼蔼枝上花。
岂无众草木,独此能荣华。
况当朱明候,连续开丹葩。
蜻蜓飞南圃,蝴蝶飞东家。
何如小尾蜂,朝暮报两衙。
寸心固云殚,慈母恩无涯。
锡类古所敦,永言非重夸。
【注释】
蔼萱堂:指母亲居室名。
堂下萱:堂前萱草,即“忘忧草”。
蔼蔼:形容茂盛的样子。
枝上花:指萱草花。
众草木:比喻众多花草树木。
朱明:古代以孟夏之月为朱明,此时万物开始生长,气候温暖而炎热。
丹葩:红艳的花朵。
南圃:南方的园地。
东家:指邻居家。
小尾蜂:蜜蜂的一种,因尾部有小黑点,故称。
报两衙:向两个衙门报告。
寸心:指微薄的心思或情感。
锡类:赐给类物。这里是指将养母之恩赐给植物。
永言:长久地说。重夸:过分夸张。
【赏析】
此诗描写了萱草和众草木的生长,赞美了母亲的慈爱。全诗以萱草起兴,以“慈母”收结,表现了诗人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首联写萱草与众草木生长的情景。萱草是忘忧草,象征母亲,因此作者首先描写萱草,然后才写到其他草木,表现出诗人对萱草的喜爱之情。
颔联用对比的方式,进一步突出了萱草的生机盎然。作者不仅赞美了萱草的繁茂生长,还通过对比,突出了其他草木的凋零衰败,从而更突出了萱草的生命力。
颈联则通过生动的形象,描绘了萱草在夏天的美丽景象。作者用“蜻蜓飞南圃,蝴蝶飞东家”这样的形象,表达了萱草的美丽和生机。同时,也暗示了夏天的热烈和繁忙。
尾联则是对萱草的象征意义的深化。作者用“何如小尾蜂,朝暮报两衙”这样的形象,表达了对萱草的赞美和感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萱草和众草木的生长的描述,赞美了母亲的慈爱,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