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山渺何许,飞楼跨苍穹。
谁携九节杖,直入烟霞中。
雨馀千涧急,略彴微径通。
松花落金粉,衣袂回春风。
幽怀何以写,赖有爨下桐。
吴江脱屣后,不逐陶朱公。
还来白云里,挥弦送飞鸿。
苕溪隐君子,苦心乃良工。
五岳在只手,三山入双瞳。
每于生纸上,经营意无穷。
我知图画理,能使尘虑空。
胡为效病鹤,局促遭樊笼。
何当赋招隐,山幽多桂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描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仙山渺何许,飞楼跨苍穹。
  • 注释:仙山遥远,无法确切知道它在哪里;有一座高楼横跨在苍穹之上。
  • 赏析:诗人开篇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仙山遥远,仿佛在天际飞翔,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1. 谁携九节杖,直入烟霞中。
  • 注释:有人手持九节杖,直接进入了烟霞之中。
  • 赏析:这句话展现了一种豪迈的气概,似乎有高人隐士手持神兵,直入仙境。
  1. 雨馀千涧急,略彴微径通。
  • 注释:雨后千涧水流湍急,小路依稀可见。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雨后的山水画卷,山涧水流湍急,但小路依稀可见,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1. 松花落金粉,衣袂回春风。
  • 注释:松花飘落在金色的粉末上,衣袂随风飘扬,如同春风拂面。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美景,松树开花时,花瓣纷纷落下,落在金色的粉末上,衣袂随风飘扬,如同春风拂面,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
  1. 幽怀何以写,赖有爨下桐。
  • 注释:内心的感受如何才能表达出来呢?幸好有那烧火的桐木。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找到了一种方式——用烧火的桐木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1. 吴江脱屣后,不逐陶朱公。
  • 注释:在吴江地区摆脱世俗的束缚,不再追随陶渊明、范蠡那样的人。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不屑一顾,他选择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不再追求功名利禄。
  1. 还来白云里,挥弦送飞鸿。
  • 注释:又回到了白云深处,挥动琴弦送走飞翔的大雁。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他在白云深处弹奏琴声,送走了飞翔的大雁,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1. 苕溪隐君子,苦心乃良工。
  • 注释:苕溪隐居的君子,用心良苦,技艺高超。
  • 赏析:这句诗赞扬了那些隐居山林的人,他们用心良苦,技艺高超,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1. 五岳在只手,三山入双瞳。
  • 注释:五岳的美景尽在手掌之间,三山的景象尽收眼底。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眼中的五岳和三山,它们的美丽景色仿佛都在他的手中和眼前,给人一种宏伟、壮观的感觉。
  1. 每于生纸上,经营意无穷。
  • 注释:总是在生纸上经营构思,意蕴无穷。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那种专注和执着,他的笔下充满了无尽的意蕴和创意。
  1. 我知图画理,能使尘虑空。
  • 注释:我知道画中的理趣,能使人忘却世俗烦恼。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绘画艺术的理解和欣赏,他认为画中的理趣能让人忘却世俗烦恼,从而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和升华。
  1. 胡为效病鹤,局促遭樊笼。
  • 注释:为什么要效仿病弱的鹤,被困在笼子里呢?
  • 赏析:这句诗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无奈,他不愿意像病弱的鹤那样被人囚禁,而想要追求自由和独立。
  1. 何当赋招隐,山幽多桂丛。
  • 注释:什么时候才能赋诗招引隐居之人,山中幽静之处多的是桂花丛。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希望有一天能够找到这样的环境,与隐居之人一起享受那份宁静和美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