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乘骢刚直,庑车揽辔澄清。先声应播五羊城。一道凛然尊敬。
庵外疏花破玉,枝头佳实调羹。催归不入秉钧衡。岂但动公诗兴。

西江月

御史乘骢刚直,庑车揽辔澄清。先声应播五羊城。一道凛然尊敬。

庵外疏花破玉,枝头佳实调羹。催归不入秉钧衡。岂但动公诗兴。

注释:

  1. 西江月:宋代词牌名。
  2. 御史:古代官名,负责监察事务。
  3. 乘骢(cōng)刚直:骑着骢马,表示自己为人正直刚强。骢,一种青色的马。
  4. 庑车(wǔ chē):官名,指中门。
  5. 揽辔(luò rè):握着缰绳。比喻执掌国政。
  6. 清(qīng)明:清廉,公正。
  7. 先声:率先采取行动或发声。
  8. 五羊城:广州市别称,因广州在秦代属南海郡时,有五个羊角形的山丘而得名。
  9. 道(dào):引导。
  10. 凛(lǐn)然:形容庄严、严肃的样子。
  11. 敬(jìng):尊敬。
  12. 庵(ān):佛教建筑,多用木石结构,内部设佛坛,四周建墙,中间开一小室作佛堂,又称“禅寺”。
  13. 疏花(shū huā):稀疏的花朵。
  14. 佳实:好的果实。这里指好的食物。调羹(gēn),调和食物用的器具。
  15. 秉钧(bǐng jūn)衡:掌握权衡,引申为主持、管理国家大事。
  16. 岂但(qǐ bù):难道只是……吗?
  17. 动公(dònɡ gōnɡ)诗兴:激发了你的诗歌创作灵感。动,激发、触发。公,泛指一般人。
    赏析:
    《西江月·咏怀》是一首描写御史正直清廉、秉公执法、勤政为民之作。全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正义的坚持和对人民的深深关爱。
    首句“西江月”直接点题,以西江月作为词牌名,既符合格律又富有诗意。紧接着“御史乘骢刚直”,诗人以御史的身份自比,骑马驰骋,表现出自己刚正不阿、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第二句“庑车揽辔澄清”,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揽辔”意为把握缰绳,比喻掌控全局;“澄清”则形容治理国家的清明公正。这一联不仅展示了自己的职业特点,也体现了对国家治理的期待和追求。
    第三句“先声应播五羊城”,诗人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广州五羊城。“播”意为传播、宣扬;“五羊城”则是广州的别称,象征着广州的美丽和繁荣。这一联寓意深远,既展现了自己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也表达了对广州的美好祝愿。
    第四句“一道凛然尊敬”,诗人再次强调了自身的威严和庄重。“凛然”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尊敬”则表达了人们对其的尊重和敬仰。这一联既体现了自己的人格魅力,也彰显了自身的权威地位。
    第五句“庵外疏花破玉”,诗人将视角转向了自然景观。“疏花”指稀疏的花朵;“破玉”则形容花朵破碎的美丽。这一联既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又寓含了人生哲理,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中的美好时光。
    第六句“枝头佳实调羹”,诗人将注意力转移到了食物上。“调羹”意为烹调食物的工具;“佳实”则指美味的果实。这一联既表达了对美食的喜爱,也暗示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第七句“催归不入秉钧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权力的淡泊和自律。“催归”意为催促回家;“不入”则表示拒绝参与。这一联既体现了自己的高尚品格,也揭示了人生的真谛。
    尾句“岂但动公诗兴”则是对全诗的总结和升华。“岂但”意为不仅;“动公诗兴”则表示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这一联既表达了对他人创作的赞赏,也体现了自己的谦逊和自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阐述,堪称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