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人所在人心萃,鱼爵丛渊固自归。
天命到头还不外,东征西怨岂容违。

【注释】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曾游说诸侯,推行仁义政治,反对暴政,提倡民本思想,主张“仁政”,主张王道,反对霸道。

仁者无敌: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何加哉。”意思是说孔子如果当上齐国的卿相,就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就算他成为霸主又有何妨?

萃:聚集;归:归依。鱼爵:指古代礼制规定的三公九卿等高级官员。渊:指水深而清的地方,比喻贤人聚集之地。固自归:自然归附。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人自然会得到人们的拥护和追随。

天命:自然的法则和命运;外:超出,超越。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人的命运最终是无法摆脱天命的限制,不能违背它,否则就要受到惩罚。

东征西怨:指国家动乱,人民遭受苦难,到处怨恨。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国家的动乱是人们所不愿看到的,但这是客观存在的,无法改变。所以,即使有人反对,也不能违背天命。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怀之作,通过描绘仁者的德行和影响,表达了作者对于仁德政治的理想追求。诗人认为,仁者无敌,只要有道德的人自然会得到人们的拥护和追随,而人的命运最终是无法摆脱天命的限制,不能违背它,否则就要受到惩罚。因此,在国家动乱、人民遭受苦难时,即使有人反对,也不能违背天命。这首诗既表现了诗人对仁德政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动荡不安的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