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一言何自发,分明太极本真存。
因知忍性元皆善,利欲遮迷只自昏。

孟子觳觫牛

堂上一言何自发,分明太极本真存。
因知忍性元皆善,利欲遮迷只自昏。

译文:
在殿堂中,君王的话语为何会自发地流露出内心的恐惧?这正是因为内心深处的太极之真被恐惧所掩盖。正因为明白忍耐的本质都是善良的,那些追求私欲之人才会迷失方向,变得盲目。

注释:

  • 堂上:指朝廷或正式场合。
  • 言何自发:言语中自然流露出的恐惧。
  • 太极之真:指道家哲学中的宇宙万物根源与本质。
  • 不忍献祭牛:孟子认为齐宣公不忍杀牛,体现了仁爱之心。
  • 忍性元皆善:忍耐的品质本质上是善良的。
  • 利欲遮迷:指贪恋利益而使人迷失自我。

赏析:《孟子》中以觳觫形容牛恐惧而发抖的样子。后世也以之作为牛的代称。在《孟子·梁惠王上》:“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的故事中,孟子用“觳觫”来形容牛因害怕而颤抖的动作,并借此来表达他对统治者不忍杀生的态度和观点。陈普在《孟子·觳{觳右换束}牛》中延续了这一主题,通过对“堂上一言”的描写,揭示了内心恐惧和真实本性之间的冲突。他进一步指出,只有理解忍耐的本质为善良,才能摆脱外在欲望的迷惑,保持清醒的认识。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古代圣贤言行的尊重,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性、道德和社会现象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