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岂难明,不偏立可得。
偏似扶醉人,中如正柱石。
亭亭即道体,截截皆天则。
一毫不可裒,一发不可益。
舜君与尧民,万世作程式。
颜仁及曾孝,亦足立人极。
倘或增减之,病痛自千百。
立如偏重船,可坐见没溺。
形象亦易知,体段非不的。
柰何秦汉来,如瞽于五色。

程朱之学的诗句:

大中岂难明,不偏立可得。

偏似扶醉人,中如正柱石。

亭亭即道体,截截皆天则。

一毫不可裒,一发不可益。

舜君与尧民,万世作程式。

颜仁及曾孝,亦足立人极。

倘或增减之,病痛自千百。

立如偏重船,可坐见没溺。

形象亦易知,体段非不的。

柰何秦汉来,如瞽于五色。

译文:
其要义在于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并非难以理解,只要不偏颇,即可获得。就像扶醉之人需要扶持一样,中庸之道如同一根中柱石支撑着天地。它的存在就如同直立的亭亭玉立,截然分明,都是天道的法则。它没有一点可以削减的地方,也没有一个部分可以增加的。正如舜和尧的治理,成为后世的楷模,颜渊、曾参的孝顺,也足以立人之极。倘若有人想要增减其中的内容,那么疾病就会随之而来,痛苦将有千百种。站立如偏重船只一样,可以坐下看到沉没。虽然形象容易理解,但体段却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为什么秦汉以来的人,就像盲人一样对五彩缤纷的事物一无所知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