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征帆海上回,畏途行尽始惊猜。
入门儿女牵衣笑,问字亲朋载酒来。
书有浮沉谁与送,眼无青白故难开。
萧兰晚岁俱雕瘁,佳句惟应到野梅。
闻龙西雨自闽海间道抵家患目疾缺于展觌先寄此诗
万里征帆海上回,畏途行尽始惊猜。
入门儿女牵衣笑,问字亲朋载酒来。
书有浮沉谁与送,眼无青白故难开。
萧兰晚岁俱雕瘁,佳句惟应到野梅。
释义:
闻龙西雨从闽海的途中回到家中,我患上了眼病,没有能够看到展觌。他先给我寄来了这首诗。
万里征帆海上回,畏途行尽始惊猜。
进门儿女牵衣笑,问字亲朋载酒来。
书有浮沉谁与送,眼无青白故难开。
萧兰晚岁俱雕瘁,佳句惟应到野梅。
注释:
闻龙西雨:指诗人闻龙西归家中,途中遭遇西雨。自闽海:从福建沿海的闽地回来。闽海,指福州附近一带海域。闽,指福建。
海上回:从海洋上来。回,返回。
畏途行尽:形容旅途遥远艰险。
始惊猜:开始感到惊异和担忧。
入门:进入家门。儿女:这里泛指家人。
牵衣笑:拉着衣服笑着说。
问字亲朋:询问字义的朋友。问字,即询问文字、学问。字,指字义或文字。亲朋,这里指朋友。
载酒来:带着酒来。载,携带。
书有浮沉:指书信往来频繁。谁与送:谁能为我传递消息。谁,代词,意为“谁”。与,介词,意为“跟……一起”。
眼无青白:指眼睛没有恢复视力。青白,指青白色的眼珠,比喻失去视力。
故难开:因此难以睁开眼睛。
萧兰:指萧瑟的兰花。雕瘁:凋敝枯萎。雕,同“凋”,凋敝的意思。瘁,枯萎的意思。
佳句:美好的诗句。野梅:野外的梅花。
赏析:
这首诗是闻龙在闽海间道回家时写给展觌的一首诗。闻龙西归家中,途中遭遇西雨,他感到惊异和担忧,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万里征帆海上回,畏途行尽始惊猜”表达了诗人远行归来的心情以及旅途的艰辛。万里征帆,形容诗人乘船远行,经过万里之遥才回到家乡。海上回,暗示了诗人经历了长途的跋涉和艰苦的环境。
颔联“入门儿女牵衣笑,问字亲朋载酒来”描绘了家中亲人和朋友迎接的情景。进门后,儿女们拉着他的衣角欢笑着欢迎他回家。亲朋们也准备了酒席来接他。这些细节表现了诗人与家人和朋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颈联“书有浮沉谁与送,眼无青白故难开”则表达了诗人因眼疾而无法正常阅读书信和欣赏美丽的景色的遗憾之情。浮沉,形容书信往来频繁,有时忙碌得无法静下心来看书。青白,指失去视力后的眼中景象。故难开,表示因为眼疾导致无法欣赏美丽的风景或阅读优美的文字。
尾联“萧兰晚岁俱雕瘁,佳句惟应到野梅”则是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期望。萧兰,指萧瑟的兰花,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晚岁俱雕瘁,意味着晚年时光已经消逝殆尽,一切都已经凋敝枯萎。佳句,指美好的诗句或文字。只有那些在野外盛开的梅花才最值得珍惜,因为它们象征着顽强和生命力。
这首诗通过描写闻龙回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他对家人和朋友深深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积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