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日迫县车,寸阴老愈惜。
晨趋理公务,暮返亲坟籍。
究往发孤愤,思来抱深惕。
理惬复相忘,神劬聊一息。
湛然拥襟坐,栩栩鼻端白。
千龄与化终,不朽在方策。
圣哲有明训,学道庶自益。
杂诗七首(其五)
译文:
寒日逼人车,寸阴老愈惜。
晨趋理公务,暮返亲坟籍。
究往发孤愤,思来抱深惕。
理惬复相忘,神劬聊一息。
湛然拥襟坐,栩栩鼻端白。
千龄与化终,不朽在方策。
圣哲有明训,学道庶自益。
注释:
杂诗:一种诗歌体裁,不拘格律,内容广泛。
迫县车:指迫近县邑的路途。县车:古代官署的车子。
寸阴:一寸光阴,极言时间宝贵。
理务:治理政务。
亲坟籍:亲自查阅坟墓中的书籍。
孤愤:独自的愤懑。
思来抱深惕:思考时怀抱着深深的警惕。
湛然:形容心情平静的样子。
拥襟坐:紧抱着衣襟坐着。
栩栩: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
千龄:千年的寿命。化终:化为尘土,死亡的结局。
不朽:永远存在,永不磨灭。
方策:典籍、典章制度。
圣哲:圣明的君主或圣人。
明训:明智的教诲。
学道:学习道理。
庶:希望的语气词。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代表作之一,反映了他在仕途上的坎坷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全诗以“杂诗七首”为题,共七首,这是其中的第五首。
首联“寒日逼县车,寸阴老愈惜。”描绘了诗人清晨赶路的情景。寒日逼人,县车缓缓行驶在乡间小路上,诗人深感光阴荏苒,每一寸光阴都弥足珍贵。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珍惜和对仕途的无奈之情。
颔联“晨趋理公务,暮返亲坟籍。”描述了诗人白天忙于政务,晚上回家查阅坟墓中书籍的情景。这一行为既体现了他对家族的关心,也反映了他勤勉尽责的精神风貌。
颈联“究往发孤愤,思来抱深惕。”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深感历史沧桑,不禁发出孤独的愤慨,同时也提醒自己时刻保持警觉,不忘初心。
尾联“理惬复相忘,神劬聊一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在处理完政务后,他能暂时忘却烦恼,感到一丝轻松。这也是一种超脱物欲的境界,体现了他的人生态度。
最后两句“湛然拥襟坐,栩栩鼻端白。”描绘了诗人静坐冥想的画面。他紧抱着衣襟,静静地坐着,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这既是他心境宁静的表现,也是他追求精神解脱的隐喻。
整首诗通过描述诗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展现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提出了关于人生哲理的问题,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